杨新能。本报记者 高伟希 摄

29年前,20岁的杨新能成了威海港的一名港口装卸工,那时他青春正盛、血气方刚。

29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港口一线,吃苦耐劳、拼搏奉献,把青春的汗水都洒在了大海边。而今海风依旧,他却已早生华发。

“我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有工作岗位就要珍惜。”“干一行,爱一行。要干,咱就把它干好。”杨新能不善言辞,在接受采访时,反复说起这两句话。正是这种朴素的信念,支撑着他从一名普通的搬运工,成长为管理着120多人、50多台车辆的装卸队队长,成长为光荣的劳动模范。

上世纪80年代初,杨新能刚到威海港时,港口的机械化程度很低,有百分之七十的装卸工作是靠人力完成的,因此装卸工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一个班下来,身体像散了架一样,半天缓不过劲来,澡不想洗,饭也不想吃。即使如此,他还抢着班上最累的活干,干完自己的再帮其他工友完成任务。有人叫他“傻羊”,他却表示:“大家在一起工作不容易,我身体好,能多干点就多干点。”

正是凭着这股“傻劲”,杨新能在参加工作第二年便当上了装卸十班班长,随后又成为铲车司机、铲车班班长、装卸队队长。

无论角色怎么变,工作中他都身先士卒,哪里最苦、最累、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03年8月,一艘外籍船到威海港卸煤,当时正值高温季节,舱内温度近40摄氏度,且此船条件非常差。杨新能二话不说,第一个下舱,一干就是8个多小时,在作业中为了躲避障碍物,不慎将前胸碰伤,当时痛得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大家都劝他到医务所检查一下,他考虑到此船的特殊性,硬是忍着巨痛圆满完成了任务。

杨新能不但肯干,还十分好学。刚被调到铲车班时,他没有任何铲车驾驶技术。为了成为一名最出色的名驾驶员,他把铲车当“伴侣”,只要有空便围着铲车转悠,对照说明书,认真琢磨它的性能。同时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仅用20多天的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铲车装卸技能,一个月就能独立作业,半年后便成为班内业务骨干。

随着威海港的不断发展壮大,散杂货吞吐量猛增,装卸队所承担的装卸任务不断加重。任何压力面前,身为队长的杨新能都从未说过一个“不”字。2011年,面对人力不足与生产任务繁重的矛盾,他亲自带领工班及铲车班组加班加点、昼夜循环进行生产。全年装卸队各班组加班加点1000余次,每次加班都在7至8小时以上,共完成散杂货装卸530.99万吨。同年11月,装卸队单月完成吞吐量101.19万吨,突破了百万大关,创造了历史新高。

在工作中,他是一直冲在前面的“领头羊”,但在利益分配时,他却是躲在后面的“懒羊羊”。铲车班的工资由计件工资和二次分配两项构成,由于杨新能平日干得多,计件工资拿的也多,在二次分配上他总是把最少的部分留给自己。兄弟们都不忍心地说:嫂子下岗多年了,你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你该拿多少拿多少,不要总是考虑别人。杨新能却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生产任务完成好,为咱威海港多做些贡献,少拿一点,我心里也高兴。”(文/本报记者 盛潇涵 图/本报记者 高伟希)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