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事服务网讯】7月11日是我国第10个航海日,今天,中国航海学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与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在日照市共同举办“大航海•新丝路”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日照海事专修学院院长刘详江在2014年航海日海员服务与发展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如下: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当前,航海职业教育正处在战略利好期与市场低迷期的交叉口。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八大以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意志逐步确立起来并深入贯彻,赋予了航海职业教育更大的时代责任,也扩大了政策空间;从行业层面看,《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在我国全面履行,对航海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拓宽了行业空间。然而市场低迷给航海职业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

在如此的背景下,航海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由竞争高度、竞争烈度、服务广度、服务深度共同构成的“四维空间”。在航海职业教育日渐同化的趋势下,如何趟出一条有特色的差异化办学实践道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航海人才,就成为航海职业教育者们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新课题。

回顾我们十六年来的航海职业教育历程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工作,认真总结我们的办学心得与体会,我们认识到:要培养出优秀的适应海洋经济发展和航运企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航海人才,就必须把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构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航海人才的育人文化环境与氛围,以高尚的行为文化塑造人,以优美的物态文化陶冶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较高的人文素养、突出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是航海职业教育的第一要务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教育要首先做到“树人”。走出职业教育“目标工具化、功能片面化、过程机械化”的发展窠臼,实现职业教育的真正价值和功能,促进培养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要务就是注重德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为了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人文与技术并重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技能型航海人才,补足“人文”短板,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为目标,着眼于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思想政治素养三个层面,在做好常规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学生德育教育机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采取主题活动德育模式,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学会完善自我,关爱他人,努力成为在家是好子女、在校是好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的高素质人才。

在个人品德的培养上,我们注重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活动,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构建了“二十四孝”文化长廊、“善”文化走廊等传统文化教育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传统道德的体认;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开展了“孝德文化”、“善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教育,通过观看录像片、主题班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以课堂教学为手段,贯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通过建立爱心救助站、社会福利中心志愿者服务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检验。

在职业道德教育上,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他们投身航运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做好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前置工作,例如我们与德国STELLA公司就是采取这种模式;针对学生未来实习和就业可能发生和遇到的问题,以“海事大讲堂”、世界航线文化广场、海图馆等物态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职业素养教育;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服从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上,我们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积极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通过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党课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力发展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表率作用,影响带动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为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德育工作结出了文明之花,涌现出了志愿者服务队、“慈航”海上安全志愿协会、学院“十大孝星”、“学雷锋模范人物”、五学生勇救困海游客、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提高职业技能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是航海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

航海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出既符合国家海事部门法律法规和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的要求,又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航海人才。要求我们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基础理论适度、岗位适任能力高和安全、环保意识强为目标,以行业职业标准培养岗位适任能力为核心,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 精湛的专业技能, 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有效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职业适应期,实现学生职业、事业的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就是培养的学生要具备“扎实的基本技能、熟练的英语会话、高度的安全责任、绝对的服从意识”四大要求。为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

第一是致力于适合学生认知规律、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方面的理实做一体化的课程建设。为了改变以往理论课教学的枯燥乏味,深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理论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教师将专业理论课堂搬到了各个实训室,组织学生直观式教学,亲身感受理论知识的“实际存在”。通过实训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操作演示,同学们更容易地掌握了很多平时在理论课课堂上难懂的专业知识,对各种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是英语强化训练。深入探索英语口语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训课教学模式,规范实训课考核办法。以高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广泛开展以英语口语为主线的“我爱记单词”等技能竞技活动。

推出“英语强化训练”项目。利用课余时间,聘请优秀英语教师为有志于提高自己的英语会话能力的学生集中上课“开小灶”,特色就是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更好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英语课程学习结束后,采取任课教师交叉模拟评估与多人模拟评估的方式,对所有班级的学生开展英语评估,有效避免了“近亲”弊端。

第三是模拟评估制度。教师在学生小组中定期开展专项技能的阶段性模拟评估,既检查前期的学习效果,将学生技能训练的不足暴露出来,反馈回教师和学生,并把模拟评估不合格的学生重新分组进行针对性补充训练,直至学生彻底掌握该项技能;又增加教师和学生的紧迫感,产生倒逼作用调动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以服务学生为本提高特色管理质量是航海职业教育的关键一环

航海职业教育具有特殊性,在于它既要遵循海事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对航海类院校或培训机构而言,遵循海事规律体现在管理上就要严格执行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确保该体系的有效性,并在该体系的指导与管理下,开展船员教育和培训工作,这是所有航海类院校或培训机构的根本。同时,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航海职业教育必然要遵循教育规律。具体到办学行为就是要确保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标准。

基于上述体会,我们坚持以教育规律的遵循为根本,以海事规律的遵循为核心,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为抓手,突出抓好“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与“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标准”这两个“规范”,并推动实现“两个规范”的高度融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具体讲,就是以国际海员适任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严格执行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将STCW公约、国家海事局相关法则与专业教学标准有机融合,构建能力、素质并重,“双证”并举的课程体系,走一条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新路。在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连续有效运行的基础上,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与“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的有效结合,将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活动融入到学院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将创建标准与日常的船员教育培训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作为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形成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长效机制,促进教学、管理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在提升管理质量的基础上,我们着眼于服务学生、服务船员,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新型涉海服务平台“船界网”(英文名称shipland,网址www.shipland.com.cn)。开展船员网络教育、船员就业、船员招聘、校企合作等工作,有效地推动航海教育与培训资源的集聚整合与网络化,实现船员在线“充电”;促进船东、船舶与船员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就业需求,培养、储备航海人才以满足现代远洋物流的人才需求;尝试探索开展数据管理,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在职船员的工作状态,航运企业的人才需求等等进行深层次挖掘、分析,深入掌握他们的动态,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以此通过各类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提高我们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

风雨彩虹十六载。总结我们十六年来的办学经验与教训,概括起来就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德育为先,技能为要,特色为本,就业至上。具体讲就是以学生为本,建设一所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航海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培养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航海职业教育功能与优势,服务省市海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建设。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