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

在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三线建设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对产业布局所产生的影响相当深远。

传统船舶工业的分布,我们习惯上叫“三点一线”:上海一片,东北一片,广东、广西有一片,还有长江这一条线。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毛主席、党中央一声令下,“好人好马上三线”。船舶工业几十个工厂、研究所的上万名职工从大连、上海、武汉、洛阳等大城市,奔赴四川、云南、陕西、湖北的一些崇山峻岭,在那里安营扎寨,深挖洞、散建房,硬是在荒山僻岭中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和科研所。边建设,边生产,一条条潜艇、一艘艘水面舰艇、一台台柴油机、一只只仪器仪表从这里被敲锣打鼓地送出来,为海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创业之艰辛,生活之困苦,是可想而知的。但当时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埋怨。

我真正搞三线工作是1982年5月4日成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以后。那时我进了部里,到了领导岗位上,负责进行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整顿。1983年—1986年这几年的任务比较重,工作开展起来相当艰难。改造结束,大概要到90年代。

  

三线调整改造时期,王荣生(右一)在水中兵器厂车间现场看工人师傅制造精密零件

三线调整开始以后,有人说我们是搞了重复建设,但实际上绝不是这样。由于造船的复杂性,对船厂的要求更多一些,因此一部分船厂确实是需要调整的。究竟怎么办,我就搞了一个规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涉及的企业和研究所的处理分为“关、停、并、转”这么几类。意思是有的要关闭,有的要停办,有的要兼并,有的要转行。具体怎么处理,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各个单位的情况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厂没有形成生产力,实在建不下去,就把它撤了;有的虽然已经形成了生产力,但是产品不配套,就停工了;有些研究所交通不便,要想办法把它迁出来,特别是现在电子技术发展以后,科研人员带着控制设备、仪表这一套东西进去,太不现实;但已经建好的,像是潜艇厂则只能坚持在原地,因为水工基础没法搬;有的则转成生产跨行业产品的厂家。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