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广州全力发展南沙港区,以致之前华南最大港口黄埔港优势旁落。广州黄埔区政协委员陈少初近日直言,目前,广州黄埔港区存在航道吃水浅、进出港通道拥挤、港区腹地狭小、堆场资源缺乏等四大不足,日渐陷入功能退化困境。他建议有关方面应进一步增加对黄埔港的资金投入,真正实现与南沙港区的错位发展,形成新老港口齐飞并进局面。

曾是内地最早货柜港

在开拓南沙港区之前,广州港主要由黄埔港区、内港港区、新沙港区3部分组成,其中黄埔港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与天津港、上海港一同成为当时内地最早一批货柜专用港,当时珠三角各地的货柜均要集中到黄埔港,再运到香港转运出口,最多时一天可转运1万标箱。

后来,随着航道条件的落后以及船舶大型化,黄埔港的货柜运输被深圳、宁波等港后来居上;而近几年广州港口发展战略南移,致力将南沙港区建设成为内地主要的货柜干线港和国际中转港。因此,黄埔港区面临激烈竞争,其原有优势加速下落。在货物吞吐的分工上,南沙港区以大宗件货柜为主,黄埔港区则是以散杂货为主,而且货物有进一步加剧分流之趋势。

陈少初指出,目前黄埔港已面临功能退化的尴尬,特别是其自身设施存在四大不足:一是航道水深不足,黄埔港航道只能通过吃水9米多、载重1万多吨的船舶,无法靠泊更大型的船舶;二是港区腹地狭小,黄埔港码头纵深不足200米,与南沙港的1.5公里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周边房地产开发挤压了港口的发展空间;三是进出港通道拥挤,在黄埔港区分布着数十个码头,周边的道路狭窄、拥挤,无法满足货物进出港口的需求;四是堆场资源不足,黄埔港区地处黄埔中心城区,港区腹地不断受到城市发展的挤压,造成堆场不足,同时由于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繁杂、缓慢,一些物流企业征地用地手续一直无法办妥。

另外,陈少初还认为黄埔港区的临港经济发展也不充分。黄埔港区每年进出境船舶达到2.4万艘次,但周边专业市场规模小、辐射力不强。他说,黄埔港片区每年货物吞吐量已达3500万吨,其中钢材吞吐量超过600万吨,是大宗货物的集散地,但依托港口发展临港经济交易不足,特别是第三产业比较落后,仍是黄埔区经济的一块短板。据统计,目前全市有专业市场905家,而黄埔区仅有12家,只占全市的1.3%,其中销售总额超亿元的只有5家,没有形成专业市场群,专业市场辐射力不强,目前仅有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广州国际礼品城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但广州国际礼品城2006年开始营业至今,经营状况不甚理想。

应明晰两港区之间分工

陈少初建议,广州港集团在加快南沙港区建设的同时,也要增加对黄埔老港码头的资金投入,弥补其设施的不足,特别要明晰两港区之间的分工,真正做到错位发展,发挥南沙港区对黄埔港货柜业务的拉动作用,推进黄埔港的内涵式发展。同时,斥资改善现时黄埔港的临港经济交易不足的局面,扩大港区发展的腹地,在周边形成更大规模、辐射力强的专业市场群,并加速完善广深沿海高速延长线等周边交通网络配套建设,以拉动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定增长。

陈少初建议:在港口周边规划建设步行街、商业城等休闲服务消费场所,积极引进和建设有一定档次的商务酒店,吸引企业和船员留港消费。盘活港口周边的商业楼宇,进行装修改造,为港口企业提供一批适用的写字楼,增加地方经济收入。还可协助省、市加快东二环、广深沿海高速、广园东快速路延长线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加快形成黄埔作为交通枢纽的格局。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