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八日,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侨乡石狮人延续闽台对渡文化习俗,举办第二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成为两岸人民交融情谊的独特方式。

      据两岸文史专家考证,端午节“海上泼水”的习俗,在全球其它地方尚没有发现,为石狮蚶江所独有。而这一习俗的生成,则缘于两岸的对渡通商。

      明清时期,石狮蚶江是中国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中心码头。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清政府在蚶江设立海防官署,统辖当时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蚶江成为大陆对台通商的中心码头。

      建于清嘉庆十一年(一八O六年)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俗称的“对渡碑”记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 当时,蚶江有从事两岸贸易的行郊商号百余家,对渡船只三百余艘,两岸的海上贸易繁荣兴盛。

      每逢端午节,两岸对渡的船只都要在蚶江海边追逐泼水,以这种欢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融情谊,并祈求平安兴旺。“海上泼水”的习俗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

      二百多年来,不管两岸关系如何变迁,石狮蚶江的海上泼水习俗却在民间传承了下来,成为与“对渡碑”一起见证两岸繁华的商贸对渡史的珍贵文化遗产。

      近年来,大陆的政府文化部门高度关注这一民间习俗,致力挖掘和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如今,以蚶江“海上泼水”习俗为核心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已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二OO七年开始,每年的端午节,都在蚶江举办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此举引来了台湾同胞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参与。已成功举办的两届,都有庞大的台湾参访团参与其中的所有活动,并有可能以后的节庆时,延伸到两岸同步举行该活动。

      让人最为欣喜的是,昔日与台湾鹿港对渡的蚶江港口,如今已建成了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万吨集装箱货轮往返于世界各地,两岸“三通”后,又将是最便捷的“对渡”码头。

图为精彩刺激的海上泼水活动。 中新社发 傅丹丹 摄

图为参加海上泼水的渔船高举“汶川加油”的旗帜,愿吉祥的水花给灾区人民带来平安。 中新社发 傅丹丹 摄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