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是湛江人的信心和骄傲,52年前是,现在仍然是。

      自建港以来,湛江港便一直在积聚着自己的名气,直到现在。到目前为止,有关湛江港的媒体报道甚至超过了湛江市本身。确实,湛江港值得湛江人充满信心和自豪。经过52年的建设,湛江港的发展似乎已经由不得湛江港本身了,国家战略、地方经济都需要它不断发展。这就是湛江港的品牌价值所在。

      港口建设硬件过“硬 ”

      记者在《湛江市港口规划》中看到,“十一五”计划实施已经过半,湛江港口硬件建设目标逐步实现。“十一五”计划中,湛江港总投资124亿元,其中港口码头建设项目投资112.8亿元,航道和锚地建设项目投资10.3亿元,陆岛交通码头建设项目投资1.42亿元。投资完成后,将新增生产性泊位42个,其中深水泊位18个,新增泊位货物通过能力1.25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80万TEU。其重点是建设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霞山港区通用散货码头、原油码头,东海岛港区大型矿石、煤炭、原油码头,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以及3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续建完成徐闻荔枝湾码头工程和雷州流沙码头工程。

      加快完成老港区技术改造,加快完成航运集团船厂搬迁;建设完成海滨码头、东南码头、硇洲岛码头等陆岛交通码头;逐步开展坡头港区以及徐闻、雷州、吴川等县域港区小型货运码头和陆岛交通码头的建设和改造,以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湛江港通过大手笔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使其硬件相当“过硬”,完全能满足港口发展的需要。

      地方经济“体弱”之忧

      两年前,湛江港有两个目标。一是在货物吞吐量上,成为“亿吨大港”,这个目标触手可及;二是在宏观定位上,湛江港要建成“环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这是一个长远目标。前一个目标是湛江港的自身目标,是硬指标。后一个目标,是软指标,能否成为“中心”,需要湛江市本身的地方经济支持。

      曾经有专家认为,要想湛江港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还得湛江地区经济自己强身。理由是湛江港很大程度上担当着货物中转的角色,地区经济必须跟进,否则港口经济进步的势头会削弱。因此湛江港要实现远期目标需要湛江自己强身,而不能只作中转站。

      专家们的担忧确实有道理。湛江港2005年货物吞吐总量为6620万吨,其中铁矿石吞吐量接近1400万吨,然而这些铁矿石却不为湛江所用,80%都是供应给湛江以外的钢铁厂;石油吞吐量达1400万吨,但有一半以上是供应湛江以外地区的炼油厂。2005年,湛江市累计引进外资15亿美元,一些含“金”量较高的企业,如钢铁企业、石化企业等都未能落户湛江。货物中转,可以带给港口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不一定会显示地方经济状况。也就是说,只有湛江港的经济效益会好,但湛江地区的经济不一定能跟上。因此专家建议,湛江港要有增长后劲,还需要湛江市强身健体,否则连港口的优势都会失去。

      “筑巢”效应消除担忧

      但现在专家们的担扰基本可以消除。湛江港口硬件建设为湛江对外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促生了湛江临港工业的崛起,使港口经济已逐渐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目前,湛江港先后吸引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俄罗斯塔氏集团等许多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落户湛江,吸引了宝钢等一流钢铁企业进驻,吸引了一批临港重石化重点项目选址在湛江。

      根据湛江市统计局数据,2007年,湛江市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化学燃料及化学制品业、船舶修造业、电力生产业、植物油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纺织业等九大临港产业共有146家企业,拥有资产总计380.19亿元,比“十五”时期末的2005年增长45.4%,实现工业总产值620.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3.4%,比2005年增长38.8%,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4.9%,拉动工业增长25.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湛江工业的增长有一半以上是由临港工业所贡献的。

      由此,专家们的担忧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认为湛江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是正确的,湛江必定会因港而重现繁荣。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