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  “港口吞吐量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上半年嘉兴内河港吞吐量的情况表明,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在减小!”昨天,市港航局内河港务科科长陈亦斌拿着最新出炉的《嘉兴内河港2009年上半年度港口经营情况分析》对记者说,今年嘉兴内河港吞吐量趋势呈现明显的“V”字形,总量有望超过历史最高峰值。

      “数量多、设施简单、规模小、分布散是嘉兴内河港的主要特点!”陈亦斌说,嘉兴内河港现有港口经营企业871家,其中绝大部分以“前码头后生产厂”的非公用码头形式存在,这样的局面决定了港口的吞吐量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

      据了解,我市内河港吞吐量的最高峰出现在2007年,当年总量达到了8164万吨。2008年为7871吨,总体保持稳定,在全国内河十大主要港口中排名第六位。去年12月份开始,风云突变,吞吐量急剧下降,当月同比下降4%,今年1月份则下降14%,此后一路下探。直到5月份,这种令人煎熬的势头终于戛然而止,迅速掉头往上,走出“V”字形。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3875.1万吨,同比增长1.61%。

      矿建材料吞吐量同比增加88万吨,增幅4.56%,这是上半年吞吐量保持增长的重要一环。“主要受4万亿元投资影响,沪杭高铁、绍嘉高速、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拉动建材行业刚性需求,同时,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建筑材料的需求。”内港科相关负责人说,除此之外,煤炭吞吐量也大幅回升,上半年高达792.4万吨,较去年上半年增加7.49%,原因是目前海运价格处于低谷,嘉兴港煤炭到达量有所增加,同时港航部加大了对船舶报港的监管力度,使中转煤炭量数据更加准确、翔实。

      据悉,吞吐量增幅最大的为化工原料,同比上升33%,桐乡、乍浦的化工专业化码头建设,带动水路化工产品运量增加,但基数小是快速飙升的重要原因。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