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员正在潜水钟内下潜作业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三个方向。

    11月17日,随着“海底神舟”——SS300饱和潜水系统的交付使用,“下海”这一领域的“中国桂冠”被上海打捞局揽得。该系统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饱和潜水能力将从200米提升到300米,水下抢险打捞能力向更深更高端的海洋工程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

    从200米到300米深潜

    饱和氦氧潜水是当今世界上潜水技术发展的最高成果,长期以来,这一技术仅被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垄断”。

    一位长年从事潜水研究和实践的老前辈曾感言:“饱和潜水与宇航一样,其意义都是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原来,它与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生活舱和返回舱,遵循着相似的严格操作程序,宇航员在真空、低压下,潜水员在水下、高压环境下生存都面临着生命极限的挑战。

    而在2006年12月30日上海打捞局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氦氧饱和潜水作业后,该局领衔的中国潜水能力一路攀高,从技术上实现了200米到300米的历史性跨越。

    在上海打捞局专用码头,记者看到,新引进的SS300饱和潜水系统各类组合设备一字排开,俨然是一个庞大的机器“家族”,生活舱、过渡舱、逃生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大集合”。上海打捞局潜水专家介绍,作业期间,潜水员休息时生活在处于高压下的生活舱内,工作时经过渡舱进入潜水钟,再由潜水钟送至300米的深海中停留,随后,潜水员从潜水钟中出来独自完成法兰拆换、电氧切割等潜水作业。饱和潜水与常规潜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潜水作业时间不再限于20分钟左右,潜水员可以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在海底施工作业,大大拓展了潜水作业的深度和作业时间。

    记者了解到,在饱和环境下,SS300饱和潜水系统最多能同时容纳12名潜水员在系统舱群内居住,潜水钟设计为同时容纳3人下潜,并满足2人同时出潜要求。系统可自由移动,既能满足专业动力定位潜水支持母船固定安装且通过月池释放的作业要求,又能安装在其它锚泊船舶上进行饱和潜水作业。更为神奇的是,该系统拥有同时回收2名潜水员呼吸气能力,具有90%的气体回收率,大大降低了对昂贵的氦氧气体需气量,直接降低了饱和潜水作业成本。

    从零的突破到创下潜纪录

    “几百米深处干活,一干就是数小时,这绝不仅仅是深度上的意义。”上海打捞局救捞潜水专家叶似虬介绍,我国虽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饱和潜水技术研究,但由于设备、技术等原因,长期以来,中国饱和潜水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模拟试验阶段,未能实现饱和潜水应用于工程作业的突破。

    为进一步拓展深海工程和抢险打捞空间,上海打捞局勇于攻关,一直致力于向深海发展。

    2006年12月30日晚,上海打捞局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氦氧饱和潜水作业,顺利返回深圳赤湾基地。就在3天前,南海番禺油田,潜水员从一个如“神七”返回舱的潜水钟跨入减压舱,完成了长达近8个小时的最后一次海底作业:潜水队长金锋与11名潜水员在10公斤的高压中生活了390小时,共出潜28人次,在深海中工作时间长达126小时,终于圆满完成该油田油管更换任务。至此,中国首次实现氦氧饱和作业潜水,潜水深度达到103.5米,实现了中国氦氧饱和潜水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质的飞跃,开启了中国通往“世界潜水巅峰”的大门。

    当时,随着上海打捞局潜水员金锋最后一个走出生活舱,中国潜水技术也历经了从“手拉式”到“按钮式”的质的飞跃,中国潜水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纪元。

    2007年9月17日,我国氦氧饱和潜水再创潜水作业深度和时间两项纪录:潜水员胡建与5名潜水员在水深压力相当于11至13.4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作业和生活了550小时,共沉放潜水钟20次,出潜作业40人次,先后在新西江、新文昌油田中完成水下膨胀弯测量以及部分管道的清管工作,最大潜水作业深度达到124米。

    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脸上写满自豪,氦氧饱和潜水——这项仅被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潜水技术,终于在他领导的这支打捞“国家队”手中实现。而SS300饱和潜水系统的引进,将大大推进了该局在中国深潜水方面的能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