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2010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序曲——郑和宝船复建庆典,将在南京鼓楼区扬子江大道1号“郑和宝船厂”举行。厂区内,一艘等比例、可进行远洋航行的“仿明代郑和宝船”主体已经复建完成三分之一。

  1405年7月11日,大明王朝皇帝朱棣在南京颁旨下令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船队从南京出发驶向大海,由此揭开了人类大航海的序幕。

  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鼓楼区江东中保村一带的郑和宝船厂遗址是郑和宝船的制造地、起锚地。南京因为郑和下西洋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船舶制造和管理中心,中国帆船时代的造船技术及航海能力至此达到巅峰。

  作为600年前明代宝船制造厂遗址所在地,2003年南京市鼓楼区就有了复建郑和宝船的想法,开始进行设计方面的研究准备。2005年10月,由南京鼓楼区政府和新加坡金龙电子集团共同投资1000万美金成立南京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复建仿明代郑和宝船工程项目的建造、管理、运营工作。公司计划2011年9月船体竣工,机电设备安装完毕,力争船体下水,2012年夏季风帆等安装完毕,2012年底整理完工图纸,机电、风帆调试完毕,2013年开始进行航行试验。

  鼓楼区区委书记鲍永安说:“60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一次在原来建造宝船的地方,由造船世家组成的建造队伍,用传统的工匠技艺复建这条郑和航海船队中最具代表性的木帆船,就是为了再现当年辉煌的海上交往,显示中国人的传统造船工艺及智慧,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精神,彰显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风采,增强国人的海洋意识,展示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和经略海洋的传统,宣传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发展的理念,展现中华和谐。”

  1405年,郑和宝船从这里走向世界

  江苏郑和航海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南京宝船厂遗址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刚说,郑和是世界公认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南京鼓楼,是郑和下西洋在当时和历史上产生各种积极影响的发源地,是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本营。”

  赵志刚介绍,位于鼓楼区中保村一带的宝船厂遗址,600多年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原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6省造船厂全部受命迁来这里。船厂规模最大时占地4000余亩,人员工匠多达3万人。郑和下西洋所用的数百艘宝船、战船、马船、粮船、水船等大部分在这里建造,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中世纪皇家造船厂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经被建设成为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于200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正式落成开放。

  郑和七下西洋对中国和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600多年来,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所钦慕。

  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船舶大,规模宏伟,航海技术高超,这些都是15世纪其他航海家不可比拟的。很多中国政治家都特别推崇郑和,梁启超赞叹郑和为“海上巨人”;孙中山对郑和造大宝船远航“示中国富强”,发出“视郑和之成绩如何”的感慨。邓小平指出,“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国家领导人在出访新加坡、欧洲等国时也多次提到郑和下西洋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2003年3月,英国郑和研究学者、海军退役军官加文·孟席斯经过14年研究,访问了120多个国家,参观了900多个博物馆,在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了6000多本书籍、地图、航海家笔记的基础上提出了郑和研究的最新观点:大量证据表明,郑和率领的中国船队史诗般航行中到达世界上每一块大陆。他们穿行62个列岛,共17000个岛屿,并且绘制了几万里的海岸线图,郑和率领的船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舰队。他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说,“中国人海上探险的证据处处可见:郑和船队将动植物带到世界各地,同时把各地的动植物带回中国。中国对文明的最大贡献也许就是植物的传播。玉米和西红柿就是最好的证明。稻米、玉米、甘薯、芋头、山药等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它们的传播给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

  鲍永安说,郑和作为中国和平外交的象征,已不单纯属于中华。郑和的开放精神、创新勇气、爱国主义情怀,绘就了一幅壮丽的画卷。郑和精神是永不磨灭的文化丰碑,是历史长河的巨帆,是最富激情和感染力的浪漫史诗,是弥足珍贵的文明瑰宝,是薪火相传的全人类共同精神财富。在世界范围内,郑和这个和平使者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宝船”,象征和平与开放,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鲍永安说,全世界公认宝船是人类木帆船巅峰鼎盛的代表,从造船史说,宝船是人类自有独木舟以来尺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木帆船。从建筑史看,宝船是与长城、故宫、天坛同代齐名的水上建筑艺术珍品,是浮在水上的宫殿。从执行任务看,宝船是执行强大帝国和平外交政治任务的官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极富视觉冲击力、感染力、震撼力。特别是宝船象征和平、开放、交往、探索等诸多元素及中华传统建造工艺,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国策相吻合,具有强烈的中国气息。因此,继保护、整理、开发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后,一项气势更加宏大的“仿明代郑和宝船复建”暨“八下西洋”工程,在鼓楼区紧锣密鼓实施——

  2005年6月6日,鼓楼区宝船厂遗址开发筹备小组讨论动议复建仿明代郑和宝船,并将复制船型确定为当时船队中最主要、最优秀的代表船型“二千料海船”;2005年10月24日,鼓楼区政府与新加坡金龙电子集团共同投资成立南京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专事仿明代郑和宝船建造、管理;2006年6月,12000平方米建造仿古木帆船主厂房建成并通过验收;2006年12月,从马来西亚进口的3600立方米专用木材运抵宝船厂;2007年4月26日,交通部下发《关于仿明代郑和宝船有关问题的意见》;2007年8月23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宣传部将郑和宝船厂命名为“中国南京郑和宝船复建基地”;2008年12月30日,中国船级社和挪威船级社签订双重船级、联合检验等有关协议,同时复建宝船工程被中国船级社列为VCBP项目。这期间共召开重要会议200余次,其中技术工艺研讨会100多次。

  赵志刚详细介绍了仿古宝船的特点。

  宝船总长71.1米,两柱间长48.42米,型宽14.05米,型深6.1米,满载吃水4.6米,排水量1600吨。自上而下设有二甲板、主甲板、艏艉楼甲板、驾驶室甲板、驾驶室顶板共5层,从主龙骨底到驾驶室顶板高15.2米。与目前世界上已建成航行或在建的仿古木船相比,不论是主尺寸,还是总排水量,都令人惊叹。

  仿古宝船用中国传统的木船建造工艺建造,在船型上继承了福船船型的主要精髓,船底设内外主龙骨,艏艉部上翘,具有很好的适航性和稳定性,适宜海上远洋航行。“海舟以福船为上”,这是自古以来流传在中国造船界的一句话。宝船从船体外型看,与中国古代木质海船极为相似。

  宝船设有六桅六帆,风帆总面积600平方米,按中国传统工艺制作,能利用来自各方向的风力,故有“船使八面风”之说。宝船所有纵向构件自身连接接头都是中国传统的“嵌入式钩形连接”,接头紧密、牢固,肋骨底部与龙骨衔接处开有“排水沟”,可防止海水从接缝处向船体内渗入。船体水密采用中国传统的捻缝工艺,所有材料是中国的特产桐油及麻丝、壳灰、竹丝粉、压缝钉等,缝口能经得起海水冲刷和侵蚀。

  为满足海上航行安全和船舶入级规范要求,宝船使用中国传统建造工艺同时,还要满足中国船级社的规范和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国际公约要求,主船体设计还借鉴挪威船级社的规范。

  仿古宝船尽管是一艘木船,为适应现代航海要求,设计装备了先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比如配有导航雷达、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通讯导航设备,两台447kw柴油机通过变速齿轮箱与尾轴推进系统连接,确保航行安全。宝船按国际海事组织《SOLAS公约》要求,配备了完善的救生设备和消防灭火系统。全船人员居住舱室、活动处所、公共走道及机舱等都装有自动烟火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全浸没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等。宝船为全体乘员配备了完善的生活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让全体乘员(船员14人,贵宾10人,志愿者36人)在茫茫大海上也不寂寞。

  复建郑和宝船,把“体势巍然”的宝船展示出来,重现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宝船建造完成后,将驶向大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八次下西洋,挂着五星红旗的中国宝船将出现在大海上。宝船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鼓楼区为能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充满自豪。

  “郑和航海文化”,

  南京鼓楼的独特文化品牌

  弘扬郑和航海文化精神,建设宝船厂遗址文化风光带,“郑和航海文化”正在成为鼓楼区一张独特的文化品牌——

  2003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对宝船厂遗址中的6号作塘进行了考古挖掘,共出土文物2000余件(其中有二根巨型舵杆)。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宝船厂遗址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区结合滨江风光带建设,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精心打造宝船厂遗址文化风光带,完整展示中国600年前先进的造船和航海科技,弘扬郑和航海精神,使宝船厂遗址文化风光带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

  2008年,鼓楼区制定出台《2008—2015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以600年前宝船制造厂遗址原址为中心,东片建郑和广场,西片作为郑和宝船复建基地,复建一条仿明代郑和宝船,计划“第八次下西洋”。同时,围绕郑和宝船复建和片区建设,抓好郑和主题3D电影等组织落实工作。

  “通过两年多的打造,宝船厂遗址文化风光带已成了长江边上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极大提升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活品位,拉动了鼓楼乃至南京经济和城市面貌的进步。这是南京文物保护促进城市发展的又一典范。”鼓楼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纪增龙说,未来,鼓楼区将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郑和及郑和宝船历史文化资源,使郑和与郑和宝船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这必将为新形势下文化南京建设以及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 鼓 轩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