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千百年来毗海而兴,海岸线蜿蜒绵长,岛屿星罗棋布。如今,来到海岸边的人却发现,一场巨变正在这里上演。昔日平静的海滨变成了一块发展的热土,火热的发展势头让人很难相信,这里4年前还是一片汪洋,3年前还是一片泥沼,2年前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现如今,疏港公路建设初见端倪,港区码头已经蓄势待发。

       在港区建设的进程中,前后历经了几次大的飞跃。这些飞跃不仅体现着市委、市政府的超前决策,也凝结着广大港区建设者的使命意识、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拼搏奉献。

    第一次飞跃:挥师东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台州市及我市的一些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发现头门岛附近海域是一块建港的良地。

    时间进入到新世纪,我市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如果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我市始终处在一个“追赶”的状态中。如何另辟蹊径,发现一个新的引擎,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时,东部广阔的空间优势逐渐地引起了注意。港口开发,发展海洋经济能不能成为临海的“绝招”呢?市委、市政府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从而拉开了“挥师东进”的序曲。

    200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东翼展翅”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要依靠良好的深水港资源,开发建设临海港区,在上盘达岛与头门、田岙诸岛之间,建万吨级深水码头。”同年,市十一届政协的一些老同志组成课题调研组,对东部地区的交通条件、生产要素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港口建设不仅是东翼发展组成部分,而且是大台州港区发展大计。深水港区的建成,达岛外可成为临港型工业的良址,并带动台州湾沿岸及临海东翼临港型工业发展。

    此后的一年时间内,市委、市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对东部地块进行了海洋勘察、物理模型试验和海域使用的前期认证。

       2004年7月20日,台州港临海港区规划论证专题研究评审会召开。天津水运科学研究院提交了建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科院院士邱大洪和工程院院士陈吉余等专家参加了评审。经过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头门岛南面可建万吨到十万吨码头的岸线有5公里左右,可以建成一个大港口。之后又经过了中科院及南京等多家科研机构的认证。

    建港的论证已经形成,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决策层面前:建港的钱从哪里来?码头造起来后运什么?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