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区域从多年沉睡中迅速崛起
中广网东营11月26日消息(山东台记者张聪 王金秀 东营台记者赵新生)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生态区发展规划》一周年,黄三角区域6市19县市区从多年沉睡中迅速崛起。
记者在东营港30000吨级散杂货码头了解到,截止目前,这座港口今年(2010年)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达到460万吨,比去年(2009年)翻了两番。早在上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治国方略》中就提出在黄河河口修建海港的设想,建国以后,几代东营人都以拥有一座深水大港为梦想,并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东营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毛浩:解决不了淤积问题,因为呢整个渤海湾都是淤泥性海岸线,黄河入海之地,淤泥非常厉害。曾经花过巨资去疏通,一场风暴潮就平了。大家都认为东营港是出不去的,是个死港。
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生态区发展规划》实施,这片黄河入海口迅速崛起,结束了东营 “有海无港、有港无航”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德大、黄大等铁路在东营等地陆续开工建设,东营机场4D级扩建即将完工。
东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张志国:把海洋通道打开,包括石油、煤炭就可以低成本进来了,我们一些高档的产品,可以通过空中运输来解决,把我们融入整个的大市场里,对我们的意义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