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这里是一个荒芜的渔港;如今,这里是一片沸腾的土地。

  2009年,这里的人均GDP达到13.9万元,比珠三角平均水平高出5万多元;国地两税收入174.5亿元,占惠州全市的半壁江山;石化区项目投资强度每平方公里超过75亿元。

  她坐落在“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惠州市南部,面朝南海,毗邻深圳、香港,北望广州,自然风光优美,位置得天独厚。

  她就是镶嵌在南海北岸的璀璨明珠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1年,省政府批准设立大亚湾规划区。199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惠州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大亚湾区历届区委、管委会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如今,石化产业在大亚湾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一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GDP五年增长近五倍

  对于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说,经济发展最重要。“十一五”期间,大亚湾“以龙头带产业,以产业定格局”部署工业战略,淘汰了钢铁、塑胶等落后产业,先后建成并投产了以中海壳牌、中海炼油两大龙头项目为主的石化产业,以比亚迪、光弘科技为主的电子产业。这两大支柱产业交相辉映,工业总产值增长不断提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今年,预计全区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250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其中石化工业总产值可达到1000亿元。全区GDP可实现330亿元,是2005年的5倍。2006年-2010年,全区石化产业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285亿元,电子产业可实现工业总产值530.5亿元,GDP可累计实现970亿元,年平均增速为38.2%。

  “十一五”期间,大亚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效果明显,工业一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预计今年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9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8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0.5:86.9:12.6,其中工业比重为75.3%。与2005年比,产业调整效果明显,工业比重从34.8%调整为84.2%。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