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在营口市和盘锦市交界处奔涌入海。这里刚刚建成通车的辽河特大桥,似在河海交汇处当空舞起一道“彩虹”,全长1443公里的辽宁滨海路自此实现了辽宁沿渤海、沿黄海海岸线无障碍贯通。辽宁沿海经济带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6座城市的发展,已从辽河时代步入了海洋时代,大开放、大发展的态势全面形成。

       跳出圈外的“鲅鱼圈”

       营口之变是整个辽宁转身向海的缩影。

        背倚辽河的营口市,过去沿海滩涂闲置,临港产业步履迟缓。如今,营口后来居上,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4年居辽宁省首位。

       营口的飞跃,从跳出圈外的“鲅鱼圈”开始。“鲅鱼圈”内有3个港口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营口港率先“跳出圈外”,由守港待客变为扩港引客。“十一五”期间,营口港投入160多亿元完善港口设施,同时主动将港口功能前移,先后在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建立了陆港,把海铁联运的触角伸向东北乃至东北亚腹地。5年前,吞吐量尚在几千万吨级的营口港就已把“十一五”目标锁定为2亿吨。5年来,营口港吞吐量先后突破1亿吨、1.5亿吨,今年有望实现突破2亿吨的目标。截至目前,营口港海铁联运集装箱总量已跃居全国港口第一名。按航运界发展规律,建亿吨大港起码需要15年至20年的时间,而营口港5年实现两大跳跃,已跻身全国10大亿吨港口之列。

       鞍钢新厂、五矿中板、中冶京诚等一批龙头企业,在“鲅鱼圈”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海内外资金、项目、人才,也使营口的城市格局发生了由沿河向沿海布局的转变,项目承载力和城市承载力同步提升。

    营口市市长高军说,“以开放为半径,视野的圈子、发展的圈子就会无限大。”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辽宁城市的共识。比如,营口市与盘锦市共同整合港口资源,共享保税物流中心等设施,随着机场和城际轻轨的建设,两市走得“越来越近乎”。

    2009年9月,丹东市和大连港集团签订《港口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建设东北东部新的出海大通道———海洋红亿吨港口及后方规划的临港产业园区。随着东北东部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的建成,东北东部13市纷纷“借辽出海”。区域间、城市间、行业间的“圈圈框框”没有了,代之以四通八达的“网络”,交通网、信息网、物流网……由辽宁沿海经济带向内陆辐射,在辽宁中西部城市群交织,再扩散到东北以及更深远的腹地。仅以交通网为例,如今,辽宁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十一五”期间是建设投入最大、通车里程最多的时段。

       比空间距离拉得更近的是城市间的心理距离。共同招商、错位发展,无论沿海经济带还是沈阳经济区,强烈的合作愿望使城市群经济日益契合,辽宁14座城市正共打一张“开放牌”。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