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11月29日报道   当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曲响彻在21世纪的大地和海洋上,一群猖獗的团伙——海盗,把亚丁湾变成了“恐怖之海”,地球上这条最繁忙的黄金水道顿时难得安宁。

    2008年12月,中国海军首批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时候,18岁的吴义东还是海军某陆战旅的一个兵。那时的他和很多人一样,认为护航就是打海盗,就是与海盗兵戎相见。

    转眼一年半,2010年6月,吴义东作为特战队员,随第六批护航编队出征亚丁湾。在半年护航征程上,从站岗执勤的“千里眼”,到随船护卫的“保护神”,再到凌空驱离可疑目标的“狙击手”,他在这几个角色反复不停的变换中,发现一切和他的想象并不一样。他感受最深的就是海盗快艇难以辨别。

    7月中旬的一天,“昆仑山”舰正护送着13艘中外商船,浩浩荡荡在亚丁湾由东向西航行。傍晚时分,最前面的一艘商船紧急报告,说有两艘疑似海盗小艇向商船驶来。随即,作为特战队员的吴义东登上“昆仑山”舰舰载直升机,迅速起飞前往小艇所在位置上空查证。

    两艘小艇见直升机飞临上空,调头离开。手里端着枪的小吴感到有些困惑:是海盗船吗?小艇上没有任何武器;是渔船吗?艇上没有一点渔具。

    海盗身份不易确认,是各国海军护航编队普遍遇到的难题。通常情况下,是否装有武器、挂梯以及是否有2部挂机,成为大家判定可疑海盗艇特征的基本标准,但这又不是确定海盗身份的法律依据。吴义东在多次执行驱离小艇任务后,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他形象地告诉记者:小艇外露武器有可能是海盗,藏匿武器就只能当它是渔船,因此,我们在护航过程中,只要小艇不危及被护船舶安全,一般都采取驱赶的方法。据记者了解,在亚丁湾护航的各国海军也基本采用驱赶手段。

    在亚丁湾,护航官兵几乎每天都要处理诸如高速接近编队、图谋横穿编队的小艇袭扰。据统计,在被查证和驱离的190艘次可疑船只中,一些可疑小艇还经常与渔船混杂在一起,真伪难辨。8月28日下午,正在执行第237批21艘船舶护航任务的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在半天时间内就连续驱离了3批5艘可疑小艇,当天担负战备值班的吴义东两次紧急登机升空。小吴向记者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如果需要对小艇直接进行武力打击,对于现代化的军舰和训练有素的特战队员来说易如反掌,但是由于当天没有在小艇上发现武器等证据,但又不排除小艇会对商船发起袭击,危及编队安全,于是他们只能使用爆震弹、信号弹等非致命武器驱离可疑小艇。

    今年9月的一天,执行独立护航的某国军舰发现一艘持有武器的可疑小艇跟随商船,随即,舰员们以武力强行登上小艇后,所有武器不翼而飞,也没找到任何作案工具,最后只好将小艇释放。2008年某国海军曾摧毁了一艘拒绝接受检查的疑似海盗“母船”,但经核实该船是一艘被劫持的渔船,为此丧生的20多人均为普通船员,该国海军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国际风云波诡云谲,浩瀚大洋总有阴霾笼罩。面对世界航运安全遭遇的严峻挑战,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护航的日日夜夜,始终坚持依法护航,以行动展示了中国对建设和谐海洋的不懈追求,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解放军报 钟魁润、尹航、廖志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