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新闻):日本核电站放射性污染扩散至海洋以来,中国海域的海水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本台记者近日前往国家放射性污染应急监测行动的检测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进行采访,现场记录了对海水取样和检测的全过程。

    本台记者 黄蓉:国家海洋局早在三月中旬就开始了一个对全海域的应急监测行动。究竟这个监测是如何进行的,结果又如何?今天我们就要跟随中国海监63号去一探究竟。

    船在距离厦门著名景区鼓浪屿不到300米的位置停了下来,还没停稳,监测人员便开始在摇摇晃晃的甲板上开始海水取样工作,通过水泵,海水被抽取到一个个水桶里面。我们注意到,监测船先后两次取样,抽取的都是表层海水,而取样的位置好像也有特别考虑。

    何建华说,景区人流大人员杂,通常是重点监测区域。另外由于检测放射性物质需要专业的设备与人才,目前我国各海域采取的海水样本,基本上都是送往具备这一条件的,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第三海洋研究所进行分析。

    记者注意到,每装满一桶水,监测人员就会向桶内加入少量起固定作用的盐酸,以防止核素吸附在桶壁上,保证后期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外行人看来,研究室里瓶瓶罐罐的试剂和复杂精良的仪器意味着检测必定是个专业而复杂的过程,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放射性核素的检测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就是加入化学试剂对样本进行沉淀、将海水样本中的放射源进行提纯、以及对数据作专业的分析等,周期大概是3天。由于采访过程中我们采到的样本还处在沉淀的第一阶段,我们没能拍摄到最终检测结果。3天后检测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抽样的海水,包括碘131在内的5项指标都无异常。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