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造船业已复苏 造船载重量逐年翻番

    数艘高大的货船矗立在长江荆州段岸边,电焊火花飞溅。上月28日,记者随同沙市区相关部门人员乘坐快艇,沿长江宝塔湾河段顺江而下时,看见位于长江荆州十码头、盐卡附近等处的造船厂一片繁忙的景象。

 
    荆州市江欣船舶修造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荆州十码头。昨日上午,当记者来到江欣船舶修造有限责任公司时,工人师傅们正在忙碌焊接两艘货船。“前不久,我们修造的一艘载重2000吨的货船已按期交付给了船主。”荆州市江欣船舶修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长刘兴宽告诉记者,该公司于2004年改制,主要从事来料加工和造船修船业务,年修造货船可达8艘。2004年至今,造船、修船的业务量逐年增加。

    记者与刘兴宽交谈中得知,该公司正在修造的两艘货船一艘载重1000吨,另一艘载重2000吨。其中载重1000吨的货船是替一位船主建造的第三艘千吨级货船。

    问及荆州近年造船的变化时,刘兴宽指着闲置一侧造船坞(造船的场所)说,上世纪70年,这间造船坞是为修造载重吨为600吨货船修建的,现在,上千吨的货船无法在里面作业,只好露天修造。

    另外,随着长江水运的发展,荆州修造的货船载重量也逐年在增加,仅他知晓的一些修造船厂已可建造3000载重吨以上的货船。当前,该公司为适合修造船业的发展,该公司也将准备重资新建一间长约80米,宽约20米,深约5米的浮船坞,一旦浮船坞建起后,不但可以解决荆州货船前往宜昌、武汉等地检修外,而且货船检修时,3000载重吨的货船检修时,也无需采用机械或人力将货船拖上岸。“‘十一五’以来,尤其是‘十二五’后三年,荆州紧紧围绕长江开放开发及‘打造荆州组合港,服务长江经济带’等历史发展机遇,船舶运力快速发展。”荆州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陈义宏说,船舶贷款难一直以来是制约荆州水运发展的瓶颈,许多企业和船主苦于得不到银行的支持而无法实现更新淘汰老旧船舶、扩大再生产的愿望。

    2004年以来,荆州市港航管理局先后多次主动向数家银行宣传水运相关政策运输优势,并主动为银行做技术支持、客户选择、运输形势分析等工作,2008年,荆州船舶贷款2亿元,2009年为2.5亿元,2010年达到了3.9亿元。今年1至4月,荆州船舶贷款为1.5亿元。“‘十五’末,荆州船舶运力仅为23万载重吨,‘十一五’末,荆州船舶运力为86万载重吨。”陈义宏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目前,荆州现有运力为96万载重吨,预计今年年底有望达到110万载重吨。“十二五”末,荆州水运发展规划是:船舶运力总量为160万载重吨。

优化荆州水运载力 造船能力整体提高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干流流经七省二市,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对促进地区间物资流通和流域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江航运已成为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沿江省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耗能小,污染轻等特点。2010年,荆州市港务管理局将14000多吨低质量的船舶拒之门外,但是船舶总量依旧翻番,荆州货运船舶平均吨位由2005年600载重吨提高到目前的1311载重吨。“十一五”以来,荆州市港务管理局积极引导水运企业重点发展 2000至5000吨级主力船型、300标箱以上的集装箱船和3000吨以上的油品和化学品等专业化船舶,突出船舶的技术、经济、环保安全性能、标准化集装箱船、油品及化学品、散装等优质运力得到快速发展,标准化运输船舶比重达40%,运能比重达60%。

    陈义宏介绍,由于历史原因,荆州仍有108艘600吨以下过闸小吨位船舶及258艘15年以上30年以下的长江干线老旧船;但是由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和上海市等联合制定了《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荆州老旧船更新改造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现有10艘船拆改完毕,另有19艘老旧船已经按照程序上报,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已进入良性规划。今年底,荆州市有望完成50%老旧船更新改造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加强与货主的战略合作,促进航运产业向纵向物流延伸。”陈义宏说,目前,荆州现有运输企业53家,营运船舶公司化程度达到88%,平均运力从2005年的7400载重吨提高到现在的1.59万吨载重吨,10万吨以上运力的企业有2家,5万吨以上运力的企业有3家、3万吨以上企业有2家,企业规模明显增大。

    另外,以强化企业经营资质动态监管为抓手,以全面实行体系管理为重要手段,建立健全诚信管理,促进行业综合竞争力提升。截至今年4月30日,拥有5万载重吨以下的普货企业建立了并运体系;3万载重吨以上企业于 2011年 6月 30日前,2万载重吨以上企业于2011年10月31日前必须建立并运体系。

    随后,再规范2万载重吨以下的小型家族企业,引导他们以参股、并购、联营等方式进行专业重组,力争“十二五”末期,荆州水运企业从现在的53家减少到30家,5万载重吨企业达到5家。

    目前,荆州5家5万载重吨以上规模企业及部分3万载重吨以上企业已建立并运体系管理。

    组合港带动造船业年造船能力达20万载重吨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流程483公里,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集,既是东部经济逆江而西进的“桥头堡”,也是西部资源东输的“中转站”。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巨大市场潜力,使荆州水运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记者从荆州市港航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10年4月30日,荆州共有营运船舶609艘,合计62.83万吨,单船平均载重吨达1031吨,比“十五”期末的运力557艘,33045万载重吨,平均载重吨600吨,分别增长9%、84.8%、71.8%。

    眼下,荆州水运企业共有47家,造船企业11家,分别位于松滋市、公安县、洪湖市、沙市区、监利县。其中8家船厂取得了省国防科工委颁发的船舶修造技术许可证,年造船能力达8万载重吨。

    47家水运企业从事危险品企业、汽车滚装企业、江海直达公司、省际普货企业、省内旅游船企业分别为3家、1家、2家、39家、2家。船舶运力在万吨及以上水运企业共有14家,其中2家运力已超5万吨。

    记者从《荆州市“十二五”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获悉,“十二五”期间,荆州规划以“一港十区”为重点,“一港”即盐卡港,“十区”即柳林矿建散货港区、电煤专用港、李埠散货件杂货中转港、中心城区旅游港、江陵化工危险品港区、公安斗湖堤散货杂货港区、松滋三峡中转港区、监利容城港区、洪湖新堤港区和石首绣林港区。

    具体发展目标是:荆州新建、改建港口泊位80个,新建三级航道25公里,改扩建航道45公里,新增运力40万载重吨,完成港航建设投资80亿元,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80万标箱,10万载重吨以上运输企业达到2家,年造船能力达到20万载重吨。

    届时,荆州船舶建造投资10亿元,总运力达到100万吨,企业35家,开辟集装箱经营业务,形成集装箱、滚装船、沿海、危险品企业多种经营模式,10万吨以上企业2—3家。投资2亿元,分别在沙市区、石首和洪湖等地建成5个造船基地,年造船能力达到20万载重吨。另外,针对长江荆州段水域无修船基地现状,规划在长江洪湖水域建设1个大型修船基地,配置3000吨级浮船坞一艘。(记者 李波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