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26日,嵊泗小洋山双南村村民朱君颖还在读电大。洋山深水港——这个让小洋山岛与上海实现海陆互联的大项目,对当时的朱君颖来说,似乎并没有足够的想像空间。“响应国家号召举家搬迁,顶多就是拿些补偿款。 ”朱君颖说,况且毕业以后压根也没想着能在这家上市企业上海港务集团工作。

  但,机会还是在不经意中到来。今天,当朱君颖身着制服,每天做着审核箱子、检查箱体、收取报单这些工作的时候,她感慨地说:“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这个小人物也能融入其间。”

  5月31日下午,蓝色崛起群岛行记者走进洋山深水港,听一位“上海”嵊泗人讲述她与洋山深水港的故事。

  洋山深水港,创造奇迹的地方

  小洋山岛曾是一个没有水库、没有电路的小岛。2002年,国家从上海南汇区的芦潮港一带画了一条线,终点就落在了小洋山岛。

  这个点改变了这个岛的命运,也成就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梦想。

  朱君颖与其他村民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早在2001年,国务院领导就率有关部委领导,视察了大小洋山港址现场,对加快洋山深水港区建设作了具体部署。同年,国务院批准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

  2002年6月26日到2005年12月10日,经过3年半左右的时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竣工开港!

  深海筑堤、孤岛建港。从2002年6月到2005年12月,1万多名建设者在海上奋力拼搏,从未有过的海上打桩与在黄浦江造桥完全就是两个概念。1200多个日日夜夜的酸甜苦辣中浸透着洋山建设者们的“洋山精神”。

  洋山建设者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海上造桥一开始,打桩就出师不利,开工半年,仅完成了351根桩,还不到总数的二十分之一。此时,国外专家纷纷认为,光打桩就得花上3年时间,而3年半要建成大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这些话没有让洋山的建设者气馁,他们破解重重难题,独创了“7颗卫星定位1根桩”的海上打桩定位系统,同时改进施工工艺,打桩速度从每个月10多根一下子提高到600多根,顺利完成打桩进度。

  开港当天,原小洋山居民都自发去看变化。 1600米长的码头岸线5个集装箱泊位一字排开,32.5公里长的中国第一跨海大桥东海大桥气贯长虹……

  这还是以前那个孤悬海外的小岛吗?这还是居民必须靠轮船才能前往上海芦潮港的家乡吗?峭壁还在,石龙还在,整齐划一的码头功能区、穿梭不停的重装集装箱、还有那些大都不认识的头戴安全帽的工人。

  朱君颖说,当她第一次到洋山深水港来应聘的时候,自己根本辨不清东南西北。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