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商报讯(记者 陈天笑 实习生 肖馨)港口,是作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首要驱动力。昨日上午,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厦门港海沧港区迎来了一场“绿色革命”,随着新海达码头新增的两个泊位投用,厦门港口首个实现以电能代替燃油的“低碳变革”正悄然兴起。

  上午10点,天色湛蓝,海岸边却是水雾缭绕。在些许的神秘迷离中,一艘深蓝的大船缓缓停靠在海沧港区新建成的18#--19#泊位之上。

  这位“来客”是一艘英国籍集装箱轮———“达飞铁达时(CMA CGM TITUS)”号,它承载着首批停靠在新海达集装箱码头卸货的集装箱。它船身总长334米,型宽42.8米,服务于厦门至地中海西航线。

  随后,一个40尺集装箱从船上缓缓卸下。吊装卸货的过程中,人们很快注意到“异样”。与传统的集装箱码头不同,重型机械忙碌的过程中,不再有大声的轰鸣,而显得别样的安静有序。

  “这是一场港区的‘低碳革命’。”码头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新增的泊位已经率先运用了环保节能的理念———在吊装过程中用电力代替传统的石油作动力。于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场景出现,16台电动轮胎式龙门起重机(额定起重量65吨),以及大型桥吊正紧张工作,而码头现场安静有序。

  与此同时,新增的两个泊位更是令海沧港区的吞吐能力大增。据悉,海沧港区18#--19#泊位码头项目,是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水工主体按15万吨级船舶预留),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新海达港口条件优越,所使用的海沧航道位于鼓浪屿西南方,为厦门最深航道,可航宽度250米,供10万吨级集装箱船可单向不乘潮通航进出港。未来该码头年通过能力将为130万标准集装箱。这意味着,单个新海达码头的吞吐量将占达整个厦门港总量的1/10以上。

  据了解,首航集装箱轮试靠泊生产完成之后,8月左右新海达港口将全面打开世界市场,迎接来自美、欧、地中海等地区的集装箱轮。海沧区有关领导表示,该举动将对厦门市“以港兴市”战略提供有力支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厦门港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和国际中转港。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