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金秋10月,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一眼望去,只见一条飞架南北的桥梁,天堑变通途。
取得了以9大核心技术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创新成果,攻克了在强潮海湾建设跨海大桥的技术难题浙江省的交通科技成果为我国桥梁建设从江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做出贡献。
9月24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我们交通系统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我们的落脚点,在于围绕建设全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每年开展近百项先进技术和成果转化,以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建设,有效弥补浙江陆域自然资源短缺的短板,进一步发挥浙江海洋大省、市场大省、外贸大省的优势,有力推动浙江“四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目前,大桥的设计理念和科技成果已在青岛海湾大桥、舟山金塘大桥、江苏常熟黄海大桥等10余个跨海大桥建设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十年发展回头看,科技创新为浙江“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大港口建设世界瞩目:浙江国际化视野催生“世界第一大港”。将宁波港和舟山港“两港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使得宁波港丰富的港口运营经验和舟山港得天独厚的岸线资源相得益彰。2009年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达到5.7亿吨,吞吐量和增长速度均居全球海港之首,世界第一大港的桂冠花落浙江。在宁波—舟山港的带动下,浙江其他港口建设也焕发“第二春”。湖州港货物吞吐量更是达到1.5亿吨,居全国内河港第二,全省内河基本形成“北网南线、双十千八”骨干航道布局。同时,浙江建立了港口联盟。浙江大港口建设,加快了传统产业依傍港口转型升级步伐,一条以宁波、舟山为中心,温台、杭嘉为两翼的沿海产业带在东海之滨跃然而出。如今在浙江,依靠港口优势,新的产业在不断集聚,一个个临港开发区不断崛起……浙江沿海港口正由传统的交通枢纽向引领经济的新轴心转变。随着浙江经济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相继为国家战略,浙江港航强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大路网建设突飞猛进:由于浙江地处软土地基区域,软土深达30—40米,因此造成公路“桥头跳”成为一直困扰浙江公路建设的老大难问题。经过40多项科技创新,浙江在2009年基本形成了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要点,把管状、轻质路堤、汽泡混凝土等近10种成熟技术应用推广大,效果明显。近几年建成的申苏浙皖等高速公路的“桥头跳”现象基本解决。交通科技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浙江大路网建设。浙江在大路网建设中,着眼点在于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因此近年来的重点是“接口路”“联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省内高带环网、促进杭甬温三大城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及14个产业集聚区发展。从“成条”到“加密、成网、贯通”再到向欠发达地区挺进,在“大路网”战略引领下,浙江接轨上海、拓展沿海、挺进腹地、贯通省外的战略基本实现。到2011年底,浙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500公里。
大物流建设异军突起:近年来,浙江交通把目光瞄准了交通运输发展最后的落脚点—物流,2007年在全国率先建设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化为手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08年投入运行,2011年平台成为国家共享平台。平台更是把视角扩大到国际范围,不断推动交通国际科技合作。由这个共享平台牵头,联合韩国等国家组建了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合作机制,这是全球首个国际性物流信息共享合作机制,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物流业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到目前为止,交通物流公共平台已推出包括通用网站、小件快运、集装箱、仓储等14套软件,有3900多家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使用免费的通用软件和数据交换。目前,浙江已形成一批综合性物流基地和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到2011年底,浙江的A级物流园、物流企业数量占全国首位,快递企业经营规模占全国半壁江山。据测算,到今年底,浙江全省物流业对经济贡献率将超过13%,物流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600亿元,物流业占服务业比重将达到25%,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这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卞钧霈说,浙江现有公路桥梁4万余座,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等世界级桥梁让浙江的桥名扬天下;隧道数量1130座,为全国之最,括苍山、苍岭隧道分别为华东第一、第二长隧道。千隧万桥在穿越时罕走廊的背后是浙江交通科技一次次突破与创新。“十一五”期间,共完成研究项目的鉴定、评审245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的就有18项。已实施推广应用的科技项目400多项。
交通科技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港口,一体化了,吞吐量创新高。2011年,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金塘大浦码头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万标箱。浙江省与交通运输部、省政府联合发布了中国首个船舶交易指数,并与26家国内外大企业签订了20个大项目,总投资达到650亿元。
公路,立体化了,农产品运输更便捷。浙江有四分之一的农民已经在农村公路沿线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今天在农村田头,当天或明天在城市餐桌成为现实,农民收入大幅提高。随着产业的集聚化,浙江的城镇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目前接近60%,比全国城镇化率高出约11个百分点。据测算,2003年到2009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拉动GDP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GDP贡献率达0.5%。
物流,信息化了,效率明显提高。在物流各环节实现信息联网后,浙江的物流效率提高了30%—50%,准确率达到95%以上。作为子平台的宁波车货交易平台,宁波四方物流平台发展速度强劲。目前注册企业达到6500多家,实现年交易额10亿元。在这里,物流相关方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达到交易,“车”和“货”能相互得到匹配。
近年来,浙江交通运输厅在科技创新和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上不遗余力。推出组建市级交通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探索中介培育新途径,开办浙江交通科技网,建立科技信息沟通机制等多项创新举措。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认真学习贯彻,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更高的位置上,正在部署新的创新举措。厅长郭剑彪表示,要加快推进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现代交通三大建设,实现从传统交通运输业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