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在周口港搞船运,生意好了,收入增加了,咱这心里也舒坦了。”10月11日上午,船民周长河眉开眼笑地看着自己的大船说。周长河是周口沈丘县船民新村的一位普通的船民,今年49岁,到他这一代,家里已经六代靠船运为生了。 2006年以前,周长河都在周口下游的刘湾港用自家的水泥船搞船运。自从周口港建成后,就一直把船停泊在周口港。周口港于2005年12月建成,2006年4月投入使用,先后完成4批大件货物运输和部分粮食产品的运输任务。由于周口港地处三川交汇的沙颍河畔,地理位置优越,年货物吞吐量能达80万吨,所以船民们和一些大客户都喜欢在周口港运输货物,这也给像周长河这样的船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周长河说,他在没来周口港以前,主要运输煤炭等物品,活并不多,每年收入还不到1万元,现在他在周口港搞船运,年收入能达5万元左右,翻了5倍还多。“现在钱挣多了,银行也不怕咱了,贷款也好贷了。两年前我就贷款把水泥船换成了能装载600吨的机械船,以前的水泥船只能装载100多吨。”说这话时,周长河脸上一直挂着笑。

沙颍河周口以下至阜阳目前属于五级航道。该航道丰水期水深达到3.5米,枯水期水深达2.5米。目前该航道通航的船舶均在500吨至2000吨,现在港里停泊的都是至少能装载500吨左右的机械船,最大的可装载2000吨。“这还是船运淡季呢,每天在周口港停泊的船只有50艘左右,每天吞吐量也只有25000吨左右。”当记者对周口港往来船只络绎不绝、一片繁忙的劳动景象发出惊叹后,周长河这样说。

“不光是他们船民收入高了,连我们这些农民挣的钱也多了。最近几年咱周口的玉米棒子一斤就比以前贵好几分呢!”正在往码头运玉米的宋建军说,话语间流露出喜悦。原来周口港主要向外输出的是玉米和小麦,输入的主要是沙石。由于水运运费低、运量大,经计算比较,每吨货物从周口由水路经沙颍河运往华东地区,比铁路可节约运费近30元,运输成本低,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和产品的生存竞争能力。因此,一些企业愿意用高一点的价格从周口港附近的农民手里收购玉米等。另外,从阜阳和淮南等地运到周口的沙石也比较便宜,有利于周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各大工程建设,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今年29岁的仲涛也是船民新村的船民,“我从14岁就跟着父母跑船运,现在这个能载1400吨的船是我今年刚换的新船,也是我从跑船以来的第三艘船。换这艘船花了200多万。”仲涛说。仲涛的新船上整个生活区如同一个两室一厅的套房,不仅能看电视,还能用无线上网卡上网,还有可洗浴的卫生间,非常方便。仲涛说:“经济发展了,从船上设备也能看出来,现在去的时候运玉米、小麦,回来拉沙子、石子,四五年就能把买船的钱挣回来。就考虑孩子,希望将来上学后再玩船。”提及正在建设的沙颍河漯周段,仲涛说:“越深入内陆,船运的生意就会越好,希望尽快建好吧。”

把周口港打造成

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周口原名周家渡口、周家口,内河航运有600余年的历史,境内河道纵横,水上运输极为便利,周围四省商品多聚此销售或经水路运转各地,上世纪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航运停运。

刘振是郑埠口枢纽工程筹备办公室的业务科长,全程参与了周口码头的建设和开发。“从2004年初,成立筹备组我就从交通局被抽出来了,一直见证着周口航运的发展。”刘振说。

刘振说,周口航运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准备了,从那时起就开始有意识地修建船闸,把水位抬起来。“十一五”规划时,我省明确提出了要恢复内河河道船运,沙颍河航道的开发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2005年河道基本疏通,船可通行,2006年正式通航。

内陆河通航的好处,从2005年年底运输的第一个大件物品便可看出:“2005年,驻马店燃气电厂从上海购买了重达720余吨的金属加工货件。当时是委托一家公司运输,这家公司核算后,运输费用需要3000万。因为运送货物比较重,如果从公路运输,见桥就得重新搭建,货物还得拆开分解。费用非常高。后来运输公司找到了周口港,从水路运输这一货物,结果运输费用才几百万元,加上修建专用码头以及从周口运到驻马店的费用,总共花费在1000万元左右。极大地节约了运输成本,由此也可看出水运的优越性。”能低成本地运输大件货物,还十分环保节能。“低耗能,污染小。”刘振说这是水运的一大优点。因此,开发沙颍河十分重要。

此外,水运的发展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2010年8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资1600亿元,建成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要求把发展内河水运作为各级政府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重点任务,国家将继续增加建设投资。201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构筑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部分明确提出,推进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等跨省航道建设。

周口地处豫东南,区位优势明显。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构建连接长三角地区的“桥头堡”,打造河南内河航运枢纽,对此有重大意义。“目前,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工程和涡河开发工程都在施工。一旦这些航运全部通航后,将拉近我省与沿海城市的距离,对于国务院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意义重大。通过航运可以向长三角地区运送煤炭和农工产品等,也可以运回建材、建筑原材料,有效缓解公路、铁路的运输压力,特别是一些大件物品、大宗低值货物。未来十年内,这些肯定都能实现。”刘振说。

通江达海促发展

数千年来,商业的兴起,都离不开交通发展的支援。俗话说:“百业兴,路先行。”

近十年来,我国以及我省公路、铁路发展均十分迅速。2009年,国家统计的数字表明,我省高速公路里程为480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当年我省还实现了村村通,乡间道路也变成了柏油路。今年10月10日,我省公布说到2015年,力争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600公里,路网分布更加均衡,出省通道达到20条,实现所有县(市)20分钟上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与此同时,“通江达海”的航运建设也迅速发展,为我省货物输出和运入另辟蹊径。

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环保、廉价的内河航运有力地缓解了公路铁路运输压力,尤其是一些大件物品的运输。周口港和相关航运的开通意味着豫中、豫西通往华东的水路完全打开,为我省的一些货物直达南京、上海甚至韩国、日本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开辟了新的交通渠道。

十年来,既不沿江也不靠海的我省通过内河实现了“通江达海”的梦,使得连接沿海城市的渠道又多了一种,相信这一渠道在未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将起到更加巨大的作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