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市港务局获悉,今年初以来,嘉兴港克服腹地经济增长下行和航运市场不振等诸多不利因素,生产和建设均取得了较好成绩。数据显示,1至10月,全港共完成投资12.9亿元,同比增长24%,投资增长率、计划完成率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年完成14亿元的水运建设投资已成定局。

“进入2012年来,嘉兴港多个新建码头投入运营,一批临港企业陆续投产,腹地集装箱箱源回流,有效减轻了经济增长下行和航运市场不振带来的影响。”市港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海盐港区C1、C2两个泊位已投入试运行,结束了该港区无万吨级码头的历史;浙能煤炭中转码头、上港集团集装箱码头等项目也相继顺利实施,据统计,前10个月分别完成投资3.4亿元、5.6亿元;此外,独山港区A3、A4、B28和海盐港区C3、C4、C5、C6、G2、G3等多个码头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今年初以来,煤炭、粮食、化工品、适箱货物等货种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在9月份,单月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6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截至10月份,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903万吨,增长13.11%,其中外贸吞吐量602万吨,同比增长24.9%;装卸集装箱59.8万标箱,增长44.24%。生产指标增幅位居长三角16个港口前列,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则继续稳居全省沿海港口第二位、第三位。全年货物吞吐量6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0万标箱的目标有望顺利完成。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这意味着码头后方的企业可以通过港口远洋运输,实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这样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让企业竞争力增强,而且使依托港口发展的临港产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据了解,嘉兴港1~10月份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903万吨,增长13.1%,港口主要生产指标增幅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到“十二五”末,嘉兴港将实现从千万吨级港口向亿吨级大港的历史性跨越,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成为“一港三区、海河联运、成百上亿”的国际化现代新港口,为腹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港口物流支撑。

同时,随着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海洋经济发展主阵地——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发展也突飞猛进。据介绍,今年1~10月份,在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核电关联等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投入的带动下,新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30亿元,增长14.8%,能在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如此逆势增长实属不易。

“今后,嘉兴滨海新区将依托自身港口优势,坚持‘港产联动、港城联动、海陆联动、海河联动’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临港产业集聚,努力打造‘全国特色临港产业新高地、长三角国际现代新港口、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新基地’。”市滨海办党委书记王照祥说,滨海新区将致力于构筑大平台、发展大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港航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预计到2015年,滨海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将超40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20%,其中海洋生产总占比超过25%,真正实现嘉兴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