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的一个普通日子,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一楼大厅又迎来了一拨前来参观的客人。随着展示电子屏幕的打开,人们的目光很快进入了“保税港时代”。屏幕上一个个跳跃的镜头,全方位地显现该保税港区已全面进入运营阶段,其保税、退税、免税政策全部落实,港口、物流、加工功能充分发挥,国际贸易等业务全面开展,注册入区投资的企业超过100家。钦州保税港区初步显现了保税港区模式的强大带动力,为广西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发挥了核心平台作用。

打开一扇“世界之窗”

11月2日,30辆进口越野车陆续装运交货,这是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今年4月开展整车进口业务以来,单批次进口数量最多的一批整车,保税港区的整车进口口岸功能得到充分释放。

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通关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钦州保税港区刚一设立,其区位、功能、政策等优势即产生强大的“磁力”。运营一年多来,钦州保税港区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欧盟、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关系,迅速打开了广西与世界对接的通道,缩短了广西与世界的距离。

口岸功能是保税港区重要的优势政策资源。这一资源的释放,使钦州保税港区的特色业务突飞猛进,整车、红酒、原油的进口成倍增长,目前保税港区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原油进口基地和大西南最大的红酒集散地。

通过钦州保税港区这一实体平台,广西快速融入东盟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西南经济圈。

目前,钦州保税港区已开通经香港、深圳、广州南沙中转世界各大港口的外贸航线,正在计划开通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巴生港、越南胡志明港等东盟各主要港口的集装箱直达航线,并将在短期内构成钦州保税港区与东盟主要港口的集装箱直达航线网络,钦州港外轮航线的低成本优势将大大提升。

利用保税港的境内关外、港区互动和网内、网外联动的政策优势,广西加强与西部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合作。目前,四川、湖南、云南等省纷纷“抢滩”钦州,建设“飞地园区”,借“船”出海。

同时,钦州保税港区充分利用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陆续封关运营的有利条件,构筑多个特殊监管区域一站式通关的联动体系,汇集集装箱流量、汇集海上航线,推动我区沿海沿边保税物流体系的形成。

北部湾崛起产业新城

初冬,从广西滨海公路进入钦州港大榄坪2号路,高耸的联检大楼,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集装箱岸桥屹立在海岸线上,集装箱专用码头各类吊机来往穿梭,一座集口岸、港口、物流和加工于一体的产业新城呈现在眼前。

“通过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建设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大宗货物战略储备基地及转运平台、物流加工平台,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钦州保税港区已明确汽车、红酒、原油、有色金属、大宗农副产品、冷链进口等6大特色物流业务以及电子、机械、木材、宝石、粮油等5大加工产业。

目前,整车进口、红酒进口业务等“早期收获”项目的开展,使钦州保税港区的特色业务快速起步。

进入恢弘的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大门,一座红墙红顶的欧式建筑即映入眼帘,这是保税港区今年刚投入营业的“国际酒类交易中心”,该项目一期两万多平方米的交易平台已投入使用。今年前10个月,保税港区进口葡萄酒29.3万升,一跃成为大西南最大的进口红酒集散地,目前正在申报创建全国进口酒类知名品牌示范区。

这里除了为酒类进口提供平台,还积极开拓酒类保税业务。10月18日,第一批葡萄酒的保税储存业务有10个品种共计2.3万瓶保税葡萄酒顺利入库,这标志着国际酒类交易中心的保税仓储业务正式启动,将进一步完善钦州保税港区保税、退税、免税的功能。

同时,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者,使钦州保税港区成为“吸金”的磁场。今年4月12日,金奔腾(钦州)汽车电子技术研发中心等6个项目签约入驻钦州保税港区;5月18日,平板电脑制造等5大项目签约进入,项目总投资26.3亿元,注册进驻保税港区开展业务的企业已超过100家。

目前,钦州保税港区已建成420万立方米的原油储备库、1.2万平方米的恒湘标准物流仓库、9800平方米中轻标准物流仓库、8个10吨级的多用途码头、进口汽车检测线等项目。自去年2月运营至今年10月底,钦州保税港区内外贸总额完成429亿多元,集装箱吞吐量80多万标准箱,外贸进出口总额19亿多美元。

推动“Y”型国际物流链

钦州保税港区投入运营之后,面临内外贸货源不足、城市依托不够、外向型经济不强等困难。“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什么?”“如何才能发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怎样才能走上特色发展之路?”一系列的难题摆在决策者的面前。

区位优势,就是突破的切入点。钦州保税港区的决策者及时谋划了“Y”字型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这是一个明智的抉择。其实,在我国与东盟的物流运行路径上,钦州保税港区的设立“抢点”很准,我国东部沿海、西南和东盟三方物流构成一个“Y”字形物流格局,而钦州保税港区正处于“Y”的交汇点上。

打造“Y”字形国际物流新格局,钦州保税港区已走出关键的一步。2010年初,钦州保税港区即开通了连接东部和北方各大港口的“南北航线”,同时开辟了钦州保税港区至越南海防港的集装箱直达航线,并与中海、中远等国内大型远洋运输公司合作,把钦州保税港区“拼”入了国内国际航运大网络,大大增强了三方六向物流对接的能力,其“Y”形物流节点效应更加突出。

在钦州保税港区打造面向东盟的航运枢纽进程中,“10+10”大于“10×10”格局的谋划,十分令人关注。

目前,我国东部各港都有发往东盟的货物,若东部10大港口各行其道,直接与东盟10大港口对接,将产生10个往返的物流成本,往返次数是“10×10”,产生100次海运费用。但是,如果利用钦州保税港区这一枢纽中转,通过“海上巴士”模式,在钦州保税港区进行拼箱中转“集零成整”,那从东部各港到钦州保税港区只是10个航次。同样,从钦州保税港区发往东盟10港的航次也是10次,即可实现“10+10” 低成本国际物流链。

航运物流枢纽的形成,是区域发展的巨大动力。在中国沿海经济版图里,每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板块,都有一个保税港区作为物流支撑。钦州保税港区打造“Y”字型航运物流枢纽,全方位提供面向东盟的低成本的保税物流服务,将增强钦州保税港区的辐射功能,对广西、西南、中南开放型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发挥“引擎”作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