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重点转向现代航运服务业,尤其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的航运服务业;人才的问题,一要依托高校实施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二是依托社会培训机构,三是依托企业内部的培训;成立一个航运金融行业协会等组织,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做一些政策的呼吁;航运业、金融业需要管理协调;返税补贴的措施,这是市财政可以做到的事情;进一步创新航运功能,比如启运港退税,如何拓展、移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汪传旭工作室领军人物、上海海事大学管理科学系主任汪传旭近日就航运业碳排放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2011年,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对于下一阶段的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前存在哪些不足?在上海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又需要做怎样的调整与改变?汪传旭提出了自已的观点。

发展高端航运服务 不能忽视基本航运服务

议题:现在上海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吞吐量结构的变化。上海本地的吞吐量占整个港口吞吐量的比重会下降,这是因为上海城市经济的转型。同时,吞吐量结构逐渐向一些高附加值货物转变。高附加值、小批量、多品种的货物在吞吐量中会占很大比重。

第二,城市经济转型对集疏运结构的影响。开始注重环保、对环境友好一些的集疏运方式,水水中转所占比重会提高,铁水联运比重也会提高。

第三,整个航运产业结构。航运产业实际上也可以分成类似一二三的产业。第一类产业就是前端的港口与运输服务,比如港口装卸和船舶运输这类实体经济产业。第二类就是与港口服务和船舶服务直接相关的产业,比如货运代理、船舶代理等。第三就是再延伸开来的高端产业。当城市经济转型以后,会导致高附加值的航运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议题:货物吞吐量或许已经不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目标,接下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重点会在哪些方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当时侧重于建港口、造码头和提升货物吞吐量,偏重有形的指标。

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实际上也面临转型。从上海城市发展的实际来看,单纯追求吞吐量的增长有局限性。吞吐量的增长势必要增加港口资源的配置,而港口资源的配置势必导致土地资源的投入,由于上海土地资源非常稀缺,这也会从客观上决定货物吞吐量的增长空间存在局限性。

从提升全球航运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单纯的吞吐量增长主要局限于低端的航运服务业,包括港口装卸服务、船舶运输服务。低端的航运服务业附加值比较低,提高竞争力必须提高附加值,航运业附加值越高,证明你对航运资源的控制力也就越高,在全球的航运话语权也会提高。势必不能单纯追求货物吞吐量增长。自然而然,下一步重点转向现代航运服务业,尤其是高端航运服务业。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原来基础的航运服务业,也就是不能忽视货物吞吐量,这不矛盾。

伦敦是公认的航运中心城市,但从今后发展来看,它作为航运中心城市的地位会逐渐下降,这是我的观点。因为它现在主要是高端航运服务业,而基础的航运服务业在萎缩。它的港口已经在全球百名港口之外了,已经有一些航运机构逐渐向新加坡转移。单纯依靠高端航运服务业就会没有依托。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伦敦现在的税收也不算低。

另外,在整个航运服务业的产业链里,大部分基础航运服务业属于实体经济部分,大部分高端航运服务业属于虚拟经济部分。

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现在国家也强调实体经济业不可偏废。作为航运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者也都不能偏废。重点是既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同时也不能忽视基本的航运服务业。

航运中心城市管理运行的国际经验

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上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般来说,航运业管理和城市管理一体化,都是纳入整个城市管理范围之内的,这就有利于航运发展和城市发展紧密结合。

国际上这种管理模式,没有条条块块的模式。像美国州政府就有很大的自主权。

议题:有观点认为,对一个城市来说,航运中心的建设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负效应和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个就是港口的发展和上海城市环境的矛盾。

港口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挖泥污染、溢油漏油、化学品泄漏、船舶垃圾和港区废水入海等。噪声污染、船坞废气排放等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传统上航运业被看作是最具能源效率和最具经济效益的交通运输方式,但航运业释放到大气中的有害气体量也在逐年增加。

随着上海船舶运输量的逐年提升,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载体的同时,航运业碳排放也不可小觑。

另外就是集疏运,因为航运中心建设带来了很多港区和市区的运量,大量的运量会给城市交通环境造成相应的影响。

公路在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港口。

上海港这种以公路为主的集装箱集疏运体系是中国绝大多数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的典型代表。而公路运输在所有运输方式中,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位居前列。

议题:在避免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同时伴随的负效应方面,国际上是否有值得借鉴的例子?

在低碳绿色航运方面,新加坡在1971年颁布了“海洋污染预防”法令,l976年又颁布了预防海洋污染条例,1981年对商船造成的污染(油污染)作了进一步规定,1990年海洋法中对船舶和油轮造成污染危害的处罚及防治又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

在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方面,为改善港口附近的空气质量,自2010年3月10日起,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卡车驾驶者如果购买更新、更清洁的卡车,可以获得资金补贴以及低息贷款。2009年,港务局开始一项价值16亿美元的航道浚深工程,帮助港务局改进港口的水源质量及地区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在城市基础设施与日常港务管理的统一方面,如鹿特丹市和鹿特丹港务局,鹿特丹港区基础设施归鹿特丹市政府所有,日常港务管理由鹿特丹港务局负责,各类公司承租港区基础设施发展业务。

再如纽约市和纽约新泽西港,1972年正式定名的“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营运资金并非源于税收,而来自城市基础设施每年超过20亿美元的收入,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在财务上自营自立的公共机构,每年把大部分的收益再投资于基础设施。

议题:回到上海,接下来我们的目光要关注在何处?

我在想怎么样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包括洋山保税港区的优势,进一步创新航运功能。比如启运港退税,如何拓展、移植?接下来可以对前三年所实施的航运服务功能进行总结和完善。

有些东西已经实施了,现在评估一下效果。不好的话,我们如何来进一步完善?

比方说,营改增对航运业的影响,要着重评估。已经实施的启运港退税政策效果到底怎么样?中资船舶免税登记制度效果怎么样?包括近期实施的洋山港船舶保税登记制度。

此外,我们要继续注重制度和功能的创新,但对过去已经实施的政策效果怎么样,我们要评估,同时也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