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税港区简介

2008年9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青岛保税港区。青岛保税港区位于胶州湾西岸,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拥有19个集装箱泊位和2个多用途泊位,具有现代物流、对外贸易、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商品展示、检测维修、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是我国开放层次高、功能齐全、政策优惠、通关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

青岛保税港区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出口加工区等优势于一体,实行全域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监管。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2009年9月1日,青岛保税港区一期3.42平方公里顺利通过国家11部委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营。2012年5月8日,青岛保税港区二期2.02平方公里正式封关运营,封关面积达到5.44平方公里。至此,规划中的21个集装箱,散杂货泊位全部享受到保税港区政策,实现了南港区与北港区的互联互通,有效集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大大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现代物流发展的强力引擎,青岛保税港区使东部的港口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有利于形成大开放、大带动、大物流和大辐射的口岸优势,为山东乃至沿黄流域九省区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青岛保税港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兼具政策和功能两大优势。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里,青岛保税港区全面实施“提升、整合、拓展、跨越”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推动全区经济建设稳中求进、开放政策率先突破、辐射带动创新发展,在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中当仁不让地扮演核心政策功能区的角色,当好新区发展的发动机和火车头,为山东省对外开放起到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极作用。

2012年,青岛保税港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1亿元,外贸进出口84.34亿美元,完成各项税收51.4亿元,单位面积产出率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

成功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实现国家战略层面重大政策突破。整车进口口岸的运营将带动形成千亿规模的汽车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青岛港口龙头地位,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青岛建设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根据规划,到2015年青岛口岸将实现整车进口突破10万辆,出口突破8万辆。

国家正式批准青岛保税港区为“中国国际酒水进出口贸易产业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将建设进出口酒类检测中心,进口白酒基酒储备库,进口葡萄酒储备库及国际酒水采购分拨中心,打造集酒水进出口、储备分拨、展示交易、金融融资、文化旅游一体的综合性酒水贸易体系,构筑国际酒水进出口贸易通道。

港区运营效益增强,助推青岛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出口拼箱、启运港退税、监管袋直通等试点全面展开,实现24小时零等待通关,港口运作效率提升20%,为企业增加30多亿元综合效益。18家国际知名航运公司将保税港区作为航线基本港和中转港,预计全年中转集装箱量150万标箱,同比增长37%。加强日韩产业协作,与韩国电子、机械、港口贸易物流、中小企业四大产业协会及日本电子工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日本的横滨、神户、福冈,韩国的釜山、仁川经济区等友好区域,在港口、物流、贸易、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聚力打造中日韩自贸区的先导区、实验区、示范区。

经济运行质量提升,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储备外资过千万美元、内资过30亿元项目30余个,累计吸引世界500强项目37个;集中建设一批国际贸易功能性平台,大力拓展高附加值物流服务,建成全球化的过境集装箱运输中心、烟叶仓储转运中心、冷链物流配送中心16家;启动建设中国天然橡胶储备库,仓储规模100万吨,年收入达90亿元;发挥美元挂牌,保税交易的优势,推动棉花、橡胶等高端市场向期货市场发展。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交易中心,中国进口胶定价中心,带动青岛口岸橡胶进口量占到全国的60%,进口棉花年检测量占到全国的75%以上。

辐射带动作用放大,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引擎。区区联动不断拓展,以保税、免税、免证功能政策为核心,推动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发展,形成覆盖全省、政策联动、功能共享的“保税经济”。港港联动深入推进,与半岛多数港口建立了紧密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协作关系,引导内陆腹地3000多家企业利用“属地报关、口岸放行”政策开展业务,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近50亿元,助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功能区带动战略全面启动,对接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在董家口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功能区,与平度、胶州合作建设保税港区功能区,与潍坊、德州、临沂等地开展合作,打造与青岛港口业务关联的“无水港”。

2013年,青岛保税港区作为西海岸经济新区的主体功能区,拉开了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的建设序幕。青岛保税港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强化“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抓好汽车口岸开发建设,力争早日通过国家验收,实现正式封关运营;二是抓好大项目招商引资,重点发展酒水基地、能源储备、汽车市场等项目,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三是抓好功能政策平台打造,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主体经济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青岛市对外开放先导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示范区、自由贸易政策试验区,为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功能政策支撑。

围绕着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青岛保税港区着力打造“四大中心”,增强新区发展软实力。

拓展国际贸易功能,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集中建设一批国际贸易功能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重点强化贸易总部营运与控制功能,形成区域性贸易订单中心、品牌营销中心、采购分销中心、转口贸易中心。

提升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拓展高附加值物流服务,构建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物流链网体系,争取到“十二五”末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800万标箱。

培育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建设东北亚重要的临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重点发展船舶交易、船舶检验及注册登记、航运保险金融等高附加值航运服务产业,形成临港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力争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全市10%以上,助推青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加快高端市场集群功能,建设大宗原材料国际交易定价中心。积极发展期货和远期现货交易,建成全国最大的棉花、矿权交易市场,发展成为橡胶、棉花、黄金等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和定价中心,推进农产品、塑料、建材、燃料油、铁矿砂、纸浆等市场建设,成为国内各专业领域重要交易市场。争取到“十二五”末各类市场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

(罗青)

(来源:人民政协网)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