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在该《规划》中,海洋科学研究受到高度重视。《规划》明确提出,要建成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建设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有关专家认为,这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密切相关,也与海洋科学研究正经历着由海面短暂考察到内部长期观测的革命性变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有紧密联系。

《规划》确定了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强调,未来20年,将针对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加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在总体部署章节,《规划》提出,在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领域要建成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满足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需求;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为国家海洋安全、资源与能源开发、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适时启动地球系统科学航天航空遥感等技术监测、深海探测与调查、固体地球深部探测与动态监测、陆海地球环境观测等研究设施建设,实现多时空尺度全面长期连续监测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对地球系统的立体、动态监测分析能力。

《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优先安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列居首位。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于光电缆的陆架和深海观测系统,基于无线传输的海底观测网拓展系统,基于固定平台的海底观测网综合节点系统,岸基站、支撑系统和管理中心等。该设施建成后,将为国家海洋安全、深海能源与资源开发、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等研究提供支撑。

据了解,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存在着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学科布局系统性、前瞻性不够等问题。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对于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保障科技长远发展、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桂雪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