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9时50分,在秦皇岛港西港区三公司煤炭码头,满载2万吨煤炭的“帆顺999”号轮船缓缓驶离码头。至此,有着115年历史的秦皇岛港三公司煤炭码头正式关闭。本报通讯员 姜涛、李铎摄

始建于1898年的秦皇岛港历经115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东、西两大港区。东港区以煤炭作业为主,西港区为老港区,主要进行煤炭、散杂货、集装箱作业。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秦皇岛西港区设备老化严重,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开启了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梦想、新征程。

6月4日上午,河北秦皇岛港西港区三公司码头。码头运煤机械正在拆除,装卸工人全部撤离。9点50分,伴随着一声汽笛,最后一艘运煤船“帆顺999”号起锚离港至此,有着115年历史的西港区煤炭码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西港区煤炭运输业务全部关停,这标志着河北省重点工程、秦皇岛市“一号工程”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目送着“帆顺999”驶离港口,51岁的港口工人张成立眼眶湿润了。19岁进入秦港三公司工作,32年在码头一线负责维修设备,百年大港记取了张成立的青春和汗水,港口的每一分改变也深深嵌入了他的32圈年轮,张成立说:“不舍得老港,更期待这里的未来更美好。”

“矿、路、港、城”百年沧桑

从1898年到今天,秦皇岛港栉风沐雨。宛如一位沉静睿智的长者,老港默默见证着历史的沧桑,留下珍贵的记忆。这些沧桑凝固在港口的老建筑里,这些记忆将永远被秦港人珍藏。

“矿、路、港、城”秦皇岛港史志工作者王庆普为我们揭开了港口的前尘往事:“有了开滦煤矿,才有了铁路,进而有了秦皇岛港,有了秦皇岛这座城市。”

1898年,清朝光绪皇帝御批在秦皇岛自行开埠建港。经过115年的发展,秦皇岛港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干散货港。

从开港到秦皇岛解放前的50年间,港口生产发展缓慢。1948年,人民政府对秦皇岛港实行军管。随着新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秦皇岛港的发展和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后,秦皇岛港再上新台阶。进入21世纪后,秦皇岛港步入空前发展的历史新阶段:200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2亿吨煤炭输出港;2012年实现吞吐量2.63亿吨,港口吞吐量连续7年突破2亿吨大关。

作为“北煤南运”大通道中的主枢纽港,秦皇岛港长期以来担负着东南沿海电煤运输以及国家外贸煤炭出口的主要任务,年输出煤炭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0%以上。

如今的秦皇岛港拥有了众多世界级品质: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拥有世界最大的港口煤炭专用堆场、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煤炭装卸设备、2004年秦皇岛港被评为世界最大散货港并蝉联至今。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