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17日讯 (记者冯竹) “蛟龙”号近日完成海试第一航段的工作,停靠厦门港。在中国大洋科考历史上,“蛟龙”号母船向阳红9号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78年下水至今,35年过去了,可以说到了科考船的“耄耋之年“。

  总指挥刘峰说:“与其说是老船为深潜事业做贡献,倒不如说是船员们每天不辞辛劳的抢修和精心维护,让向阳红9号老而弥坚。本次航段,船员们在高温四十多度的环境中作业,基本上天天都要对船体进行抢修,共抢修67次,保养89项。有一次很危险,滑轮出现问题了,船员们折腾到凌晨三点多,整个向阳红9号也挂了倒档行驶,终于把三千多米的缆绳给拉上来了。现在想起来很后怕,如果拉着拉着突然断掉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刘峰以及他的团队期待性能更好的科考船投入使用,不让科考队员们为了硬件设备的问题不眠不休。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是海试与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阶段,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与科学需求相互磨合、相互促进的过程。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首秀是一次完美的旅程。”总指挥刘峰感慨地说:“6月10日到7月10日共完成10次下潜,一千米下潜四次,三千米下潜四次,完成了规定的八次下潜,根据科学家要求,把两次备用潜次用在了冷泉区。虽有很多可供改进的地方,但首秀依然完美。”

  都说“蛟龙”号此次海况条件堪称完美,但在总指挥刘峰看来,所谓的海况条件良好的背后,是躲避三次台风和一次低气压的惊险历程,和中途不得不返回厦门锚地停靠。船上负责气象信息的孙虎林俨然成了气象“柯南”,没有一次对天气的预报是错误的,实现了天气预报的零事故率。

  说起“蛟龙”号到底能多精准,本次“蛟龙”号南海区长基线定位系统的试验圆满完成给了答案:长基线和超短基线两套定位系统同时精确定位,巡航期间长基线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约1.3米,定点作业期间定位精度约2厘米,提升了“蛟龙”号在海底作业的精度和稳定性。

  但对于长基线的误差率,刘峰说:“刚开始对长基线的精准定位非常艰难,信号接收率不高。尽管有法国专家在向阳红9号上共同工作,也没有完全解决声学上的难题。不过随着试验深入,深潜器坐底误差2厘米,航行中误差1.3米,这在整个大洋层面来说,是极小的误差率。精确定位也为‘蛟龙’号下一步在海底实现准确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月17日~20日,“蛟龙”号连续4天4次在同一地点开展了以科学考察为目的的下潜作业,标志着“蛟龙”号的技术状态稳定可靠,“蛟龙”号技术保障队伍的能力也达到了新水平。刘峰说:“潜水器性能稳定,连续四次下潜没问题,现场的支撑能力也显著增强,潜器性能稳定。作业规程也逐渐进行完善,取样设备海试阶段来看尚需完善,能够取样更灵活的样品。如果说遗憾,那就是由于生物样品取样处理条件不充足,很多样品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

  谈及接下来的二三航段,刘峰说:“接下来的航段,下潜人员力量不足是一大难题。目前只剩下四位潜航员跟随航段,很难保证人员的稳定性。此外,下一航段与北京时差为18个小时,后方保障人员也需要24小时待岗,需要克服时差问题。对于深潜器来说,潜水器长期暴晒在向阳红9号的后甲板,甲板温度有的时候高达86度。温度过高,潜水器故障率就会明显增加,做好设备的保障工作也尤为重要。”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