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员正在回收“蛟龙”号

当地时间8月7日7时许,“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东北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察区进行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1航次)第二航段首次下潜——工程下潜。叶聪驾驶“蛟龙”号与杨波、张同伟下潜,最大深度为5268米。

通过在海下9个多小时的工作,本次下潜确认载人潜水器的技术状态良好,进行了近底航行拍摄,发现了海参、海星、柳珊瑚、海蛇尾等多种海底生物,并测算出作业区域的多金属结核覆盖率约为50%。

早晨,作业区风雨交加,队员们穿着雨衣,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等待着下潜命令的下达。

“各岗位注意,此次下潜是第二航段首次下潜,请相关人员谨慎操作!”“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刘峰提醒道。

当地时间7时12分,全体人员各就各位。

“布放潜水器。”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7时45分,“蛟龙”号被布放入水。8时02分,潜水器开始下潜。

12时,“蛟龙”号下潜至5200多米。叶聪等3人分别进行了载人潜水器功能和性能的检测,开展沉积物土工力学原位测量,兼顾进行生物诱捕,开展近底航行拍摄。14时30分,“蛟龙”号抛弃压载返航,3个多小时后,被回收至甲板。

此次作业区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察区,拥有丰富的锰、铜、钴、镍等金属矿藏。“蛟龙”此次下潜,任务之一就是展望深海采矿的可能性。

“在7.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里,中国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今天下潜作业的合同区详细勘察区锰、铁、钴等金属丰度和品位比较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开采前景。‘蛟龙’号把试验性应用航次选在这里,就是力图进一步把这里的结核覆盖状况和海底地形地貌搞清楚。”刘峰介绍说。

通过本次下潜,发现了潜水器海水泵注水阀等一些技术故障,达到了验证“蛟龙”号技术状态的目的;原位土工力学测量仪未能正常工作,有待后续进一步改进;获得了大量的海底高清视像,初步测算出此处多金属结核覆盖率为50%左右;发现了多种海参、多种鱼、海星、柳珊瑚、海蛇尾、虾等海底生物。

刘峰表示,在第二航段,一些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加入到深潜队伍中,使这支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当然也缺少一些经验。此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虽然没有获得相关的样品,但是完成了下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锻炼了队伍,为接下来的科学下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据悉,当地时间8月8日~8月12日的天气状况和海况如符合下潜作业要求,科考队将对“蛟龙”号进行检查维修,8月9日~12日或将进行2次~3次科学下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