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后的刘公岛海岸线更加美丽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如今经历几十年的风雨洗礼,刘公岛正裹挟着大海的激情,迎接参观者的到来。

日前,记者踏上了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美称的刘公岛。到达刘公岛时已是中午,此刻的刘公岛很静、很美。山东省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管理与环境保护科副科长刘鹏说:“美丽的刘公岛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如今亟待修复和还原。”

筑固海堤 修复沙滩

踏上这座海岛,一股岁月沧桑感迎面而来。据岛上负责人介绍,这座饱受岁月洗礼的海岛海岸线全长15公里,其中南海岸线原有的海堤最早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当时受条件的限制,建设标准比较低,防潮标准不足。目前,随着景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岸线与周边环境越来越不协调,加上沿海一带风暴潮灾害经常发生,给脆弱的海岸线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提起2007年3月4日的情景,刘鹏至今心有余悸:历史罕见的风暴潮呼啸而至,刘公岛海岸边狂风呼啸,海堤被大风浪撕开多处大口子,冲跨了300米海堤,狂风吹断了道路两侧的灯杆,海水淡化厂设备房也被连根拔起,岛上基础设施遭到重大损坏,岛北侧的百年建筑也摇摇欲坠。

针对刘公岛岌岌可危的状况,刘公岛修复整治项目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据刘鹏介绍,截至目前,刘公岛修复整治项目总投资超过1.2亿元,申  请国家海域使用支持资金9000万元。主要针对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东侧海滩约1200米进行综合治理,建设防波堤,防风固沙。

一路步行向东,就看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这一标志性建筑。刘鹏告诉记者,陈列馆东侧南坡的海岸线比较平缓,适宜开展海上休闲娱乐活动。但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海沙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刘公岛修复整治项目将在这个区域建设3段防波堤,伸入海中。“3段防波堤总长度约600米,以大块混凝土为主,辅以乱石及水泥料石,顶部宽度4米,高度约4米~9米。同时,在该区域还将人工回填海沙10万立方米,以恢复沙滩的原貌。”刘鹏说。

据悉,为解决海岸线受损问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自2010年开始就着手实施所辖海域、海岛和海岸带整治修复规划等工作,形成了威海市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库,项目库囊括了海域、海岛、海洋资源环境在内的57个公益性整治修复项目,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扶持资金。刘公岛海岸线的修复也是修复项目之一。

“构筑一条标准高、抵御风暴潮能力强的海堤,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又利于旅游船舶在岛内码头停泊;既提高了刘公岛防台风的能力,又改善了旅游环境,对保护沿岸历史文物、保护旅游资源、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鹏感慨道。

还原古建 修复北洋海军养病院旧址

岛上有两怪:岛上居民不姓刘,岛上居民不捕鱼。这是记者在刘公岛东村听到当地居民说得最多的一句玩笑话。

沿着村子往东走,放眼望去,与东村毗邻的北洋海军养病院旧址映入眼帘。这座丝毫不起眼的建筑,若不是当地居民介绍,完全想象不到竟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眼前的北洋海军养病院显得破旧不堪,现存的5栋石头砌成的房舍,外观极为朴素,看上去就像普通的胶东民居。

一位当地居民向我们介绍起这座古建筑的历史:在刘公岛水师养病院建成初期,是和水雷局合署办公的,当时负责管理水雷的水雷局就设在水师养病院内。1889年夏,李鸿章专门致电时任威海卫水陆营务处提调的牛昶昞,为防止将来战事爆发,养病院“不敷军士养伤之用”,让  在之后的100多年间,刘公岛水师养病院经历战火的洗礼、租占的屈辱,原有的文物建筑已经基本损毁,仅留存下来的5栋建筑也是解放后由驻岛部队所建。零落的瓦片、损毁的门窗,这5栋破损严重的建筑以及荒废的院落,与周边的整体环境显得极不协调。

随着刘公岛修复工程的开展,北洋海军水师养病院也有了修复的机会。在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下,院内现有的建筑将得到修葺,同时周围空地也将被绿化和美化。朴素的石砌墙面、平整的砖瓦屋顶、焕然一新的门窗、与建筑和谐搭配的绿色植物……修葺后的水师养病院将一改现在破败的景象,并向游客开放。

刘鹏告诉记者,老建筑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下一步,还将认真研究整理刘公岛上所有老建筑的来龙去脉,合理修葺,争取还原岛上最真实的历史风貌。

傍晚时分,伴着夕阳,记者乘船告别了刘公岛。回头凝望这座饱受历史洗礼、历经岁月沧桑的海岛,记者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相信修复整治后的刘公岛,未来将会更加迷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