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部队官兵对党绝对忠诚、绝对听党指挥。 乔天富摄

  新华社青岛10月30日电(陈万军、李宣良、吴登峰、于航)核潜艇,国之重器,深海“巨鲨”。

  核潜艇艇长,“龙宫”骄子,“巨鲨”舵手。

  自1974年8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以来,一批批核潜艇艇长,驾驭威猛强悍的“巨鲨”,游猎深海大洋,守卫蓝色国土。

  杨玺:书写中国核潜艇的大洋传奇

  杨玺,海军某潜艇基地核潜艇首任艇长。

  上世纪60年代末,海军组建我国首支核潜艇接艇队,从各舰艇部队挑选了36名官兵作为接艇队的首批艇员,杨玺被任命为我国核潜艇的首任艇长。

  15岁参军的杨玺,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是一名优秀的常规潜艇指挥员,先后担任过两艘战备艇的艇长。

  命令一宣布,杨玺就奉命带领首批36名艇员,立即赶赴我国某深山腹地。此时,这里进行着与正在建造的核潜艇反应堆一样的陆上模拟操作试验。官兵们的任务,是跟着专家和工人学习操纵核动力技术。

  核动力,涉及核物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化学、电子学等30多门学科,整个操纵系统有上万台套设备。这对当时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的官兵来说,无异于打一场攻坚战役。

  面对着核反应堆,杨玺誓言:“就是拼了命也要攻下这座核技术堡垒!”

  然而,第一堂课就给官兵们来了个下马威。教员把深奥的“核裂变”理论知识反复讲了好几遍,官兵们就是听不懂。教员讲得一身汗,官兵们急得一身汗。

  当官兵们终于掌握“核裂变”及其蕴涵的能量和原理时,一种神圣的使命,就像打击原子的中子,激活了他们自身的“裂变”。

  在杨玺的带领下,官兵们向核技术发起冲锋。一年之内,36名官兵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一年之内,36名官兵每人记了16本专业笔记;一年之内,36名官兵人均掉了10公斤肉;一年之内,36名官兵“裂变”成操纵核动力的能手。

  36名种子选手,随后进行了第二次“裂变”,他们带出了100多名核潜艇艇员,成功配合科研厂所,完成我国首艘核潜艇核反应堆艇上启堆运行调试和试航任务。

  “裂变”在继续。我国核潜艇需进行最大自给力长航试验。

  1985年11月,杨玺作为指挥员,率某核潜艇离开母港,开始“水下长征”。

  “水下长征”毫无浪漫色彩可言。艇内没有白天黑夜,艇员们只能凭着挂在各岗位上的那块铜盘挂钟判定是夜间还是白天。到后期,有的艇员浑身乏力,吃不下,睡不着。尽管这样,在杨玺的带领下,艇员意志不垮,一上岗就精神十足。50天,60天,70天……

  到第70天时,已经超过了某国核潜艇67天的纪录。是返航,还是继续长航?艇员们一致请求继续长航,杨玺更是态度坚决:挑战极限,更好地检验我国核潜艇性能,磨炼官兵意志!

  长航继续。

  80天,85天,90天!

  潜艇浮出海面。

  “同志们!整理军容,接受祖国的检阅!”

  尽管官兵的身体已严重透支,但在这神圣的时刻,杨玺率领官兵,昂首挺胸,列队舰桥。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水下长征”。杨玺率艇创造了我国核潜艇总航时、总航程、水下航行时间、水下平均航速、一次性潜航时间的最高纪录。

  “裂变”还在继续。

  在随后的3年中,杨玺又分别率领我国鱼雷攻击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圆满完成首次带战术背景出岛链远航、首次极限深潜试验、首次发射运载火箭等一次次中国核潜艇部队的大洋传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