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合作、共赢。这是上港集团“长江战略”的原则,也是上港集团入主九江港后的发展轨迹。

坐拥长江出海口的先天优势,有中国港口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上港集团持续整合长江流域沿线物流资源,已在长江上、中、下游分别培育区域性枢纽港。2003年6月,由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武汉港集装箱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打响了上港集团实施长江战略的 “第一枪”。2008年2月,上港集团与九江市国资委联手对九江港进行重组,开启了上港集团与九江人民共创九江港历史新篇章的序幕,为江西省物流通道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素有“七省通衢”之称的江西九江,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会处,是长三角经济区与华中、西南等地区联络的最重要便捷的通道,也是江西省及鄂东南和皖西南的重要物流节点。

上港集团以港口为基础、物流为辐射、集装箱运输为脉络,逐步形成以长江为中轴的物流圈,以此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最终实现上海港与腹地经济的和谐共赢。

“一个决策”促转型

近年来,由七省两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组成的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而伴随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串联“七省两市”的“黄金水道”,长江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水运最繁忙的内河之一。2013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将达到19.6亿吨,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长江战略”是上港集团在2001年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管理、资本和技术输出,以港口码头(点)为基础,以内支线运输(线)为纽带,最终形成以上海港为终端,辐射长江流域的物流网络(面)。通过“点、线、面”的配合提升港口服务能级,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功能,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与长江腹地港口物流企业实现和谐共赢。

“长江战略”的实施适逢国家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开发、西部大开发,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明确要借长江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上海市政府提出上海要“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中国”的思路,这为上港集团把业务从长三角延伸到长江流域提供了契机。上港集团通过与沿江港口物流企业不同层次的合作,已全面完成长江战略性港口投资布局,形成了“5+2”港口投资体系(即南京、江阴、长沙、重庆、宜宾集装箱码头,武汉、九江港口集团),“3+1”航运投资体系(即控股上海集海、江苏集海、重庆集海,参股民生轮船),长江沿线投资的多家物流、代理企业物流网络体系,并成立长江公司,逐步对三大体系实施一体化运作。目前,长江战略“点、线、面”的框架格局基本形成。

2007年,上港集团与九江市及九江市国资委签署整体改制协议书,于2008年2月与九江市国资委共同出资组建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

九江港东距上海856公里,西距武汉269公里,是长江5个国家级主枢纽港、全国13个煤炭中转港口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水路口岸,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际货运直航功能。

目前九江港全年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已开辟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直达或中转航线。上港集团控股九江港务有限公司有助于进一步整合长江流域港口资源,从而促使长江流域的货源尤其是集装箱更多向上海港集聚,充分利用上海港的吞吐能力,为上港集团培育出一个货源体系的“大后方”。

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认为,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是打造服务供应链,即从单一码头装卸向综合物流服务方向转变,港口必须从过去的“速度效益型”转为“质量效益型”。

当下东部产业大规模内迁,沿海外贸增速放缓。一方面,近年来中国产业内迁趋势明显。中西部承接产业迁移,必然要优化物流服务。上港集团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港口企业,率先将远洋运输中的“班轮化”经营模式引入到长江运输中,使中西部货物能够以最便捷方式出海。另一方面,由于沿海产业结构调整,上海港的吞吐量增长面临挑战。“长江战略”的实施,使上海港的腹地覆盖长江流域全境,形成了“点、线、面”布局,并且延伸至四川、云南一带,与中西部发展实现互动共赢。沿江省市的快速发展,为上海港提供了充足货源保证。

去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252.9万标箱,连续三年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长江支线的贡献量达到774万标箱,贡献比重达24%。“长江战略”正对上海港的持续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站直达”升能级

上港集团入主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后,首先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率先建成了九江152公里长江岸线上的首个专业集装箱码头,并已开通了“九江-上海”的集装箱直达航班,每周20余班次船舶航线,通过上海中转,构筑起江西与全球其他经济区互动的快速干道。

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位于九江市城西港区,处于江西省沿长江开发总体战略的核心区域,是九江沿江开发的主板块,也是江西省中、北部及九江周边地区招商引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进出口平台。

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于2007年10月破土动工,新建两个5000吨级泊位的集装箱码头,码头岸线长295米,年设计通过能力为30万标准箱,2008年12月竣工开港运营。码头可常年同时靠泊两艘5000吨级船舶作业,前沿配有现代化的40吨集装箱岸桥2台,40吨场吊8台,库场面积13万平方米、4个箱区可容纳近万TEU箱量,码头管理监控、信息系统齐全,具有海关、边防、商检、船检等口岸一体化服务功能。

客商们普遍表示,上港集团重组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后大大提升了该港的功能,带来一流服务、一流效率、一流环境、一流管理。特别是集装箱码头为客户承办海陆多式联运等国际、国内货物装卸、运输、代理业务,提供门对门全程服务,让九江港在长江中游颇具竞争力。

九江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廖强表示,上港集团重组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后,大大增强了九江港口的资源优势,上港集团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提升了九江港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上港集团的进入能够充分发挥九江港的经济贸易功能,提供高水准服务的贸易物流通道。

廖强认为,目前长江中上游集装箱生成量无论是从存量还是增量看,都有巨大的上升空间。随着沿海经济地带部分产业的内迁,江西作为东北接长三角,南通珠三角的中部省份,必然会在这样的浪潮中受益。“虽然九江港吞吐量不算大,但未来内迁产业的箱源生成能力有可能会有跃升性提高,所以上港集团布点九江是有战略远见的。”

武汉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九江公司总经理郑肖林表示,九江港能级的完善与提升,对货代方是莫大福音。“以往一条船上午9点靠泊,要到次日才能做完,而现在是进口船6小时、出口船9小时内就能做完,效率的提升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益。”他认为今后长江航线的集装箱流量将有大的提升,虽然以长江的通航条件,大的集装箱船不能进来,但经过特殊设计的扁平型、吃水浅的船还是可以畅通无阻,而作为上海港的支线港,随着内地经济的不断升级,集装箱的量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自从京九铁路通车后,九江港的腹地经济前景更加广阔,不仅担负着冶金、石油、电力行业等江西省几大支柱产业所需的进口矿石、原油、电煤、钢材的中转装卸任务,经济腹地还扩展至湖北、四川、河南等内陆省份。功能强大的九江港毫无疑问会促进周边地区产业升级。廖强表示:“一些内迁产业会选择临近港口设址,以方便货物运输,这样会给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机会。”

九江港为上海港提供了大量的货源。目前九江60%的散货、40%的件杂货是通过上海港输送到世界各地的,九江港运往上海洋山港95%以上的外贸集装箱,以前必须经过上海外高桥码头中转,如今可直接抵达上海洋山港配载出口,不仅每个运程可节省24小时,同时节约了客户的中转成本。九江港与洋山港的直接对接将为周边企业的出口贸易提供最优惠、方便的路径。

上海港的“长江战略”成功推动港口业积极转型,同时为沿江省市提供高效物流服务,助力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和流域经济“升级版”。

“一次改制”增活力

上港集团主导改制和重组后的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实力剧增,活力焕发,已经成为江西省国资系统企业改制重组的典范。改制是怎样保证职工利益的呢?答案就是民主决策,阳光操作。上港集团的认真与负责,消除了老九江港人的疑虑,赢得了他们的支持与赞许。

重组前的九江港口集团公司,因为各种原因年年亏损,资金匮乏,勉强维持着运转,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职工队伍人心不稳。当时九江港3000多名职工,很多都对改制后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面对职工的疑虑,上港集团让原九江港口集团公司的工会发挥了重要的桥梁沟通作用,让工会全面参与改制工作,并明确提出:企业改制,必须要让职工明白为什么要改、怎样改、改制后职工的生产生活怎样安置。

改制过程中,职工最关心的是《分流安置方案》。为了最大限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干部深入到职工当中,广泛征求意见。2008年1月,九江港口集团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246名职工代表对《职工分流安置方案》举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这在九江市企业的改制中还是第一次。246张选票,赞成票占了57%,“过半通过率让大家顺利成为了"上港人",现任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马国华向笔者讲述,上港集团让职工代表表达真实意愿、阳光操作的做法,保证了企业改制的合法性,当时职工们的情绪也很稳定。

改制后,新公司没有让职工失望,各类投入大大增加,生产有了改善,职工收入也明显增加。职工吴义福以亲身经历向笔者讲述了上港集团入主后给他带来的变化。他2001年退伍后分配到港区工作,刚到时一看环境便感到很悲观。由于工资不高,当时谈恋爱、成家都很困难,即便后来结了婚,在家的“地位”也不高,平时与战友聚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收入,不想说是九江港的职工……如今他的年收入较之改制前已有了翻番的增长,远高于九江平均工资标准,他说:“我现在在家里地位高了,与战友说话的底气也足了。”

上港集团给劳务工人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关心与照顾,这让劳务工徐常发非常感动。他在港口工作已有17年,改制前他们的住宿条件相当差,简易的床铺上盖的是自己带的棉絮,平时穿着破旧的衣服,工作环境更是差得不敢想象,成天泥里来、灰里钻,一天下来就像“大熊猫”一样。企业效益差,劳务工工资很低,还常遭拖欠,更不要谈会有什么福利待遇。上港集团入主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后对劳务工实行一体化管理,在现场有作业人员专门的休息室,里面配备了电视机、空调、会议桌,宿舍里为劳务工添置了新床、新柜子、新棉被。“现在累了可以在新澡堂洗洗澡,饿了可以像正式员工一样到食堂去吃饭。以前收入几百元一个月,现在基本能上三千,也再没有拖欠工资的事情发生。”更让他高兴的是,上港集团派来的领导还让他们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职代会上也有了他们的声音。

“一叶知秋”叹变化

笔者走进位于九江市抗洪广场东侧的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三角线分公司,工人们争相表达上港入主后给公司及自身带来的诸多利好。工人们表示,往昔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长江闸口,条件甚是简陋,在九江市地图上只能找到一个标记为“402”的码头,主要从事砂石及零散矿石等货物的中转,货源单一,公司唯一可用的只有一艘3183小浮吊。

上港集团进驻后,为实现铁路专用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于2011年投资千万做大做强三角线港区,将三角线港区升级为三角线分公司,去年四月正式开港运营,至年底时,三角线分公司8个月内完成装卸自然吨105万吨,盈利情况良好,一线员工工资稳步提高。

到如今,三角线分公司是九江港唯一拥有双16吨浮吊的散货中转码头,拥有深水泊位2个,可常年停靠1.5万吨级的大型货船;堆场面积约3.6万平方米;日装车能力可达100节,年通过能力180万吨,主要从事煤炭、矿石等散装货物中转。彼时的“402”码头港区装卸自然吨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08年的7000余吨到如今的近百万吨。

今年开始,为了更加高效,三角线分公司进行人员定岗定编,成立了“三部一室”,在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实行一岗多能,前三季度完成装卸自然吨73万余吨,创利润新高,成为了九江港务有限公司众多分公司当中人均创利最高的一个。

由于公司成立不久,条件比较差,一些职工将自己家里的桂花树移植到港区美化环境,并以职工名字命名,以“桂树成林”凝聚团队力量,也让职工们感慨今昔变化好比 “一叶知秋”。三角线的职工队伍在九江港有着广泛的美誉度,生产部一位党员与船主打交道比较多,发现他们多来自外地,且港区离市区也不很方便,就印制了如何便捷买菜、买药等生活信息的小卡片送给船主。“一人多岗在江西的国企里是比较少见的,但是职工们秉持"感恩、责任、执行、创新"的精神,让三角线分公司稳步向前。”

龙开河分公司主要提供金属矿石、煤炭、建材、包装货物等各类内外贸物资和件杂货的装卸仓储及中转运输服务,以前只有几台陈旧的机械设备,狭窄的货场,到处都煤灰粉尘,如今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防尘管系统,每天有专人洒水降尘,班组的休息条件改善了,让工人们觉得很有尊严。

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沈伟表示,面对挑战,九江港务有限公司的方略是增强内生力量,抓住外部机遇,以开放促转型、开展多元化合作,除保证主业稳定增长外,设法融入别的港口经营主体。

改制至今,九江港的管理理念发生了变化,着重于服务地方经济,着眼于长三角的发展,与地方、客户、铁路的关系,通过整合后更紧密。九江港生产以前着重于单纯追求量,现在考虑效益优先,效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的目标。

沈伟表示,“客户至上”在以前的九江港,每个人都会说,但在实际运行中用得不到位,上港集团来后,精心规划“每一吨”货,“客户至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按交通部的规定,煤炭矿石等散货在运输过程中的途耗标准为3%,九江港务有限公司通过精心组织,达到了客户远低于部颁标准可以说近乎苛刻的途耗要求。这正映射了九江港务有限公司自己提出的目标要求:把煤炭当成“面粉”来做。运输过程中,在货物运输的源头派专人监管、垫裆,皮带机清扫,三标六清,装车时撒漏控制一丝不苟,每个作业环节关键都要做到细心。

如今的九江港从模式、程序上借鉴了上港集团的先进管理,在设备水平处于行业先进的龙开河分公司生产监控中心,员工们表示,“是沈总来九江港在龙开河考察时,现场拍板筹建,单从这一件事,在以前的九江港是做不到的。”

最让沈伟欣喜的是,港区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非常不错,“非常敬业,各分公司高管几乎每周双休日都在岗位,员工现在是想事、找事、想干事,这样的团队什么干不好?”

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发展建设策略概览

解放思想转观念

一个观点:把经济搞上去

两个目标:打造江西枢纽港;服务上港集团“长江战略”

三个变化:经济、社会效益持续增长;班子责任心、事业心加强;员工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提高

奋力开拓创效益

开拓航线航班(昌九支线、海铁联运、外贸直航;开线船公司20家、箱管7家,年均20%增长)

开拓培植项目(获取烟花爆竹、七类废品资质,与国电合作,开通新钢-九江铁路专列)

开拓集装箱、煤炭(箱量年均20%、煤炭25.5%)

三角线港区扩能改造竣工运营 (新增吞吐能力105万吨)

强化管理促效率

拆库扩场,新增堆场10.5万平方米

设备更新改造(更新4000余万元)

夯实揽货队伍(近年,累计新增客户200家)

严抓考核,项目招投标、比价、酒店定点

精简机构,定员定编,党群结合中心与创新

计算机各领域广泛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

深化用工制度改革 (一专多能,一人多岗,新增特种技术持证75人、内培第二技能资质持证70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