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反覆质押骗贷事件随着时间的推进,具体情况陆续浮面。有专家表示,事件反映大宗商品贸易商的经营压力及其所面临的资金链出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包括内地金融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不足,需加以警惕。专家直言,类似的套利事件可能难以杜绝,但重要是各方进一步加强审慎监管。也有建议认为,未来应加大对骗贷的法律制裁和惩罚措施。

青岛港事件目前已进入当地政府、监管部门及警方的调查阶段。据悉,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就是一家银行在内部核查时发现仓单质押贷款额度与相应的港口抵押货物量不一致,经过调查,最终发现有企业存在重复质押行为,涉及多家银行近10亿元贷款风险敞口。德正资源控股旗下的青岛德诚矿业确认正被调查,中信资源也表示牵涉其中。消息还称,青岛港被调查的铜铝库存的其中一个货主是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资源。

  暴露银行信息不透明

早在四月底,银监会季度监管会议内已警示,“钢贸行业的违规融资有被复制到铜、煤炭、铁矿石、大豆等商品贸易融资领域的迹象”。

交银金研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说,虽然青岛港事件是孤立个案,但事件背后所隐藏的风险却非常严重,这些风险也同样需要全国各地警惕。

与钢贸的重复质押不同,钢贸方面的更多涉及内资银行且只是单边套现转投不同,钢、铝包括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融资行为往往是涉及跨境的套利套汇套息,不止存在对冲,更易牵连重量级国际银行。

刘学智指出,事件的出现说明相关企业经营压力,及其在大宗商品进出口方面所面临的资金链问题。事件也暴露了内地金融业管理方面的不足。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博导石建勋也同意,该事件的出现表明银行在贷款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重大漏洞。部分银行为追求业绩与放贷规模的扩大、贷款利率收入的增加,对贸易类企业贷款凭证审核不严,有些甚至根本未去现场实地勘察核实,就仅依据仓库证明认定有抵押物品;另一方面,在不同银行以同一抵押品反覆借贷,也暴露了银行之间的信息化并不透明。

  利差存在或难以杜绝

据悉,涉事企业曾分别与4家不同的仓储公司出具仓单,然后利用银行信息不对称漏洞,通过不同银行重复质押。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除上述方式,一些企业还可通过海外仓单进行融资,监管方面还需加强对海外仓单的识别、审查力度。

刘东亮直言,只要境内外利差继续存在,类似的套利事件可能难以完全杜绝。“这个口子关闭了,其他套利的渠道或还会涌现。”他称。

石建勋强调,从银行自身层面看,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审慎监管,特别涉及贸易类企业货物抵押的须实地勘察,同时不同银行间的贷款等信息应建立沟通联网与交换机制;至于法律层面,未来应加大对骗贷的法律制裁和惩罚措施。

刘学智认为,考虑到国家监管部门已在各地进行风险排查及整顿,并重点分析铁矿石贸易融资方面的情况,预计青岛港事件后类似的风险不会很大。但针对事件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他建议,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特别是贸易融资贷款方面的风险监督和排查,同时应结合上海自贸区及各地相关保税区建设,将企业准入管理和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化。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