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0日讯 从太仓到南通的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昨天下午在南通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从今天起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国家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徐光表示,这个工程是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的重点项目,将为南通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黄金水道工程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先行官,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思路,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着力提升长江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据估算,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成后,航道通过能力增加50%以上;船舶大型化后,每年可减少燃油消耗21.6万吨,减少碳排放量65万吨;同时还可提高深水岸线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发挥长江水运运能大、污染小、成本低、占地少等优势。

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任建华介绍,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确定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该工程建设范围为长江干线南京至太仓河段,全长约280公里,共包含11个水道,其中有仪征、和畅洲、口岸直、福姜沙、通州沙和白茆沙6个水道因河势不稳定、滩槽变化等原因,不能满足12.5米水深要求。工程的建设目的就是通过对这6个水道进行整治,使12.5米深水航道从太仓上延至南京。工程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自下而上、先通后畅”的思路,共分三期组织实施。一期工程整治河段自太仓荡茜闸到南通天生港区,全长约56公里。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昌保表示,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整治,极大地提升了江苏沿江港口的发展空间,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将为江苏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以南通港为例,一期工程建成后,海进江到南通平均每吨货物可节省运输中转成本约9.8元。以年运输6669万吨主要干散货计算,每年可节约直接费用约6.5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12.5米深水航道到底能通行什么样的船舶呢?江苏海事局通航处处长邓振刚介绍说,这样的航道,5万吨级海轮不必候潮可以全天候直达,10万吨级海轮乘潮进港,20万吨级海轮可以常态化减载来通。

记者朱晖斌叶国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