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向有关国家发出信号,告诉他们只要挑衅,中国将坚决制止,南海的稳定绝不能以不断牺牲中国利益为前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

不管我们的船去了哪里,指挥中心都知道。在海上无论出了什么问题,只要告知相关部门,公务船就很快到达出事地点。

——琼海潭门渔业协会会长丁之乐

七八月份的南海,是一个常受台风和热带气旋影响的时节,每年夏季,这里总是阴云密布、波涛汹涌。

南海有了更多管理机构

北礁位于南海西沙永乐群岛,面积很小,在地图上也就是一个小黑点。看起来虽然不起眼,但这里是南海著名的险区之一,其附近海域浪很急很大,暗礁也多。但是,因水产丰富,北礁也吸引很多渔民冒险前来“淘金”,甚至包括越境非法捕捞的越南船只。

最近,中国的海事工作者们来到这里,他们的任务,是为北礁及它的四个“小伙伴”(羚羊礁、晋卿岛、南沙洲、高尖石)建立新灯塔。分析人士称,除了便利航行和渔民捕鱼,建立这些灯塔,可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即在南海强化“中国印记”。

夏季的恶劣天气,以及北礁复杂的海况,为在此勘测的西沙航标处工作人员增添不少难度。经过一周多的努力,本月4日,工作人员终于初步确定5个岛礁灯塔建设地点及备选地点。

“现在我们仍在对这5个岛礁进行勘测。”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西沙航标处杨青副处长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海上勘测要视天气而定,南海海域目前天气情况都比较差。”

与南海的海况一样,最近两年来,这一海域的区域政治,也并不安宁,“争端”多发。

据了解,此次派员赴西沙5岛礁勘测的西沙航标处今年3月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南沙航标处。两“处”均隶属于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后者目前是中国在南海利益的重要“管家”之一,辖区南至中国南海曾母暗沙,西至中越边境线。

黄岩岛事件后的战略转变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成立于2012年10月。在其成立前不久,中菲爆发了备受关注的黄岩岛事件。

在此次事件中,中国以非军事性对抗为底线,通过行政、外交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向菲律宾施压,最终实现对黄岩岛及附近水域的控制权。

黄岩岛事件后,我国海洋维权战略在悄然发生变化。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告诉新京报记者,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变得更加积极有为,在战略上主动出击,战术上不断提升维权手段。

记者查阅公开报道显示,2012年下半年,中央开始加强海洋维权的战略部署,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那时成立。

随后,十八大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将海洋维权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整合应对海洋事务的相关机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首先从机制上进行改革,整合多个部门职责成立专门负责海洋事务机构,提高维权效率和能力。

2013年7月22日,国家海洋局重组,中国海警局挂牌,“五龙治海”局面正式终结。

“海洋管理不是一个点,就该是一个面。”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郁志荣对媒体说,“海监、渔政、海事、海关、海警应是一家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