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蒙蒙细雨中的烟台港西港区,呈现出一片“边生产、边建设”的火热景象。刚刚投入运营的烟台港万华码头接卸了首船液化品,为万华烟台工业园全面投产打通海上运输通道。西港区30(兼顾40万吨)矿石深水码头试运营进展顺利,近期将正式投产,届时烟台“建设世界上最大的码头,靠泊世界上最大的船舶”的梦想又近了一大步。

完成投资超100亿大手笔建设大码头

作为未来烟台港的核心港区,西港区建设规划陆域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港口作业区24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26平方公里。一切从零开始。西港区自2005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在9年的春夏交替间,在市委、市政府、开发区管委的大力支持和大季家街道办事处的全力配合下,烟台港人举全港之力,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最大倾斜,克服自然环境恶劣、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通过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实现了西港区沧海桑田的华丽转身。

截止目前,西港区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超过100亿元,建设完成3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3个5—10万吨级液化油品泊位,2个20万吨级、30万吨级矿石卸船泊位等共8个码头泊位,形成港口吞吐能力3000万吨;已建成仓储罐区约180万立方米;建设完成航道等级为20万吨级。

在建项目的施工,同样快马加鞭。眼下,3个通用泊位及4个油品泊位建设抓紧进行,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可陆续具备生产能力。防波堤二期工程完成出水断面2000余米,争取年底形成掩护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首个码头投入试运营以来,西港区“边建设边生产”,港区面貌日新月异。眼下,30万吨大型矿石码头、液化油品码头、通用码头相继投入试生产,深水码头的优势正在显现,作为烟台港核心港区,西港区的投产大大激活港口群的竞争力并延伸物流链条。

以西港区为“支点”打造五大物流体系

眼下,烟台港以“五大体系”为抓手,以西港区为载体,联手各大行业巨头,构筑起完善物流链条,打造现代物流港。“港口建设注重‘体系建设’,就是在建设大型专业化泊位的同时,把注意力放在整个物流链条的打造上。”烟台港集团董事长周波说:“近几年,烟台港总共投入180多亿元,五大体系框架初步建成。”而各大体系建设的“重镇”,都指向西港区。

化肥出口体系,烟台港与美国运安、中国中农、中海油等合作,在西港区建设专业化肥码头,打造化肥出口FOB烟台价格体系,一举成为全国化肥出口龙头港。矾土进口体系,与世界矾土最大的船东和铝企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全程物流体系。集装箱体系,在完善公路、铁路网络的同时,注重水运网络发展。铁矿进口体系,目前大型矿石码头已经试投产,其他几个转水码头正在建设中。

建设进度最完备的,是能源进口体系。烟台港已与中海油实行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北方能源进口港。目前合资成立油品码头公司、仓储公司、管道公司,LNG项目通过中咨机构评估,烟台港也成功成为中海油第二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选址名单。同时,西港区30万吨油品码头前期工作大部分完成,争取今年完成立项,烟台至淄博450公里管道工程年内基本具备投产条件。凭借打造起“船队—码头—战略储备(仓储)—管道—最终用户”这一完备的链条,已与沿线炼油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亿吨港区呼之欲出一流强港指日可待

各方对于西港区的热望,源于几代烟台人内心共同升腾着的崭新港口梦想。

西港区自然条件优越,水深域阔,是目前我国沿海为数不多、尚待开发的深水岸线之一,港口后方陆域开阔,具有成为综合性深水大港的先天优势。尤为关键的是,烟台港扼守渤海湾入海口,瞄准蓝黄两大战略和烟台东部新区建设,正致力打造陆海双向、辐射内外的渤海湾南岸港口群,而西港区居于核心位置,必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山东省实施三大战略的重要载体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主要平台。

按照规划,建成后的西港区将涵盖液体化工、通用散杂、大宗散货、原油及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集装箱、修造船工业6个功能区,港区后方建设临港工业区、综合物流园区、行政办公及商贸区、生活服务区4个功能区,规划建设65个5万吨—40万吨级码头,最终形成港口吞吐能力2亿吨和1500万标准集装箱的亿吨港区,成为烟台港从亿吨大港迈向一流强港的有力平台。“西港区基本建成后,现有的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仅保留集装箱、客滚运输、邮轮三大功能,其余部分转移至西港区。”烟台港集团董事长周波说,将目标定位在打造年吞吐能力2亿吨的综合性、专业化港区的西港区,将逐步发展成为原油、成品油、液化产品储备及中转分拨基地,并向腹地钢铁企业及周边港口提供服务的矿石中转分拨基地,最终成为烟台港未来发展的核心港区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临港产业基地。“这无疑是对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强力引擎、实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波表示。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