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 CCTV证券资讯频道王牌评论员兼节目制作总监&总制片

许一力 CCTV证券资讯频道王牌评论员兼节目制作总监&总制片

这两天,一个新的名词算是火了,那就是频频出现在媒体口中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只是,此马歇尔与彼马歇尔有何异同呢?

二战之后,欧洲方面打得一团稀烂,而美国借助战争需求大发横财,成功的成为了全球工业化以及财富积累最为强大的国家。说得难听些,美国在二战前期重复了其在一战中战争贩子的定位——倒卖军火不直接参战。于是我们看到在全人类号称最烧钱的集体运动中,美国的财富反而得到快速积累——从1859年至1918年一战结束,美国工业总产值从不到20亿美元上升到840美元,黄金储备从占全球储备总量的17%上升到59%,贸易量则从4%上升到39.2%。而二战中,这种工业爆炸式增长的模式得到延续。

到二战结束,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当时生产总值的48%左右,就差不多一半左右都是美国的制造,然后贸易量占了大概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主要还是因为二战的战火没有波及美国本土,所以美国方面的制造业只有提升没有被动淘汰。

这种局面在战争结束后让美国陷入了和中国现在一样的困境,就是美国国内的产能过剩。这种过剩比之目前的中国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产能的主要输出方向“战争”结束了。于是美国为了化解这种过剩局面,出现了两个途径。其一是和平带来的自发性婴儿潮的形成,其二则是对于欧洲方面输出产能的马歇尔计划。

对比当时的美国,中国如今的产能过剩局面同样严重。钢铁中国占据全球一半的产能,电解铝四成左右,看看高铁,南北车竞争性的扩大产能导致单一一家企业就足以应对国内的需求,还有很多制造业领域。

或许相同的背景才催生出了两个超级大国相同的举动——基建出口。

至于一路一带,就是基建出口的一个罗盘。

往西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直接面向的是中亚国家。中亚国家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与中国的需求恰好可以形成互补。从当地的经济结构上看,中亚普遍处于资源的出口国,冶金、采矿等等。然而从地里的位置上看中亚以北与俄罗斯接壤,西部为里海,南部与阿富汗和伊朗接壤,东部则与中国新疆接壤——其周围的国家中,要么产业结构冲突,要么政治局势动荡,因此,中国实际上成为了中亚最终要的下游市场,出口技术和项目,换取资源,这实际上符合中亚与中国的双边利益。而从国际政治格局上说,中国历来重视西部中亚各国的关系,经过几代人的建设之后,中国与中亚国家已经呈现出一种政治、经济的良性循环,而这种背景也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得到认同的关键之一。

往东南方向则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主要面向群体,实际上就是东盟诸国。实际上,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深化也并非是信手拈来,而是经过多年时间积累的水到渠成。目前中国和东盟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贸区,并且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了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尤其是在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以人民币不贬值的巨大出口代价,换取了东盟各国得以迅速从危机过后的重建。这里面已经很好的体现出中国的负责人和合作的巨大前景。而随着中国的高铁、核电等项目出口,实际上中国有望在新的设备制造领域替代日本成为亚洲产业链的领头羊,以及新的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引擎。借此深化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让相关地区与中国在经济上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未来无论是打破美国的包围网还是说突破贸易上的保护措施,都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前提。当然,中国也在积极布局欧洲和非洲地区的项目出口。

世界经济在这种格局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如果说过去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中国制造,美欧消费。那么在中国式基建、服务出口的带动下,将会是一次全面的革命。亚太地区将成为“资源国、消费国、生产国”大循环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优化小循环结构的关键平台,以此为支撑,逐步撬动世界经济形成以中国的服务、项目出口为核心的,中亚、非洲、南美贡献资源;美国、欧洲专注品牌创新;亚太乃至全球为市场的新的制造业以及经济循环体系。

中国已经在集中力量为这种趋势的形成进行布局。

中国的项目出口和对外合作,与当年的马歇尔计划确实有着诸多的相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是在实施马歇尔2.0。

最简单的,从操作手法来说,马歇尔计划明确是美国对欧洲的援助,而中国对欧洲则是市场化的投资操作。要知道,二战中的欧洲,不少富裕家庭已经将财产进行了转移,这种财产的回流实际上足以成为欧洲复兴的动力。70年代左右的欧洲经济学者就普遍认为:早在美国的大规模援助到达之前,许多欧洲国家就已经转入了经济增长阶段。而且一些接受援助较少的国家,其发展速度反而更快一些。虽然马歇尔计划确实减轻了欧洲重建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并对一些关键部门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说,欧洲在战后低谷之后的经济增长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并不是很密切。

因此马歇尔计划在现代的解读很有一种美国政府在特定时点做了一笔并不光彩的买卖的嫌疑。而反观中国的基建出口,政策仅仅是助推,更多的则是构建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上,就如同中国的官方说法——大规模的基建出口,是中国企业的自发行为。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下的中外合作。相比于马歇尔计划,更加公平也更加符合合作国真实的需求。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