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年,APEC峰会重回中国。只不过,这次举办地是北京。

13年前,中国“入世”伊始,选择中国近代化象征的上海作为走向世界的舞台——至今人们仍记得当年黄浦江畔火树银花,唐装惊艳世界;而今,中国已成为亚太、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选择在自己的首都招待八方来宾。

作为中国仅有的两个举办过APEC峰会的城市,北京和上海,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一直是中国最重要、最受瞩目的两个城市。而两个城市之间的关系,也堪称跌宕起伏。

100年前,北京是没落的前清故都、一个已经远去时代的背影;上海则是风华正茂的“远东巴黎”、“梦想家的乐园”。50年前,北京是红色中国的首都,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中国的神经、乃至远东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局势;上海虽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名义上的经济中心,但在国家计划主导的重工业优先的经济进程中,实际上充其量只不过是中国最大的生活用品制造基地(不过,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北京的经济总量也仅仅只有上海的40%);20年前,北京尚在政治化的语境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探索市场经济时;上海的开放已经一骑绝尘,浦东开发正如火如荼;本世纪初,北京原计划的2000年奥运梦想破灭,上海则沐浴着APEC峰会的烟花灿烂……

如今,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经济总量直逼上海,且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风起云涌;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并被定义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但两个城市之间或明或暗的竞争,仍始终时隐时现。即便举办APEC峰会,也与京沪竞雄不无关系。

事实上,比较北京和上海,一直是一些“无聊”的人的流行行为。

当然,无聊归无聊。为何还是要比较,因为这两个中国顶级地区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又处于你追我赶的状态,怎能不比较?要知道,北京的经济模式基本能辐射到华北及北方,上海的经济模式能辐射到长三角甚至华东。因此,北京和上海的对比,堪称王牌对王牌,也对整个国内经济模式走向有着较大的影响。

所以现在我们也跟随潮流准备做一个对比:北京和上海,分别从10个维度来进行细致的比较。

应该说,撇开北京的首都定位之外,北京的背后是京津冀、甚至是不太发达的整个北方,上海的背后是长三角,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模式已经完胜北京模式了。但是,在具体细分的10个维度里,北京又有很多领域是超过上海的。

1、政治:上海力挫首都北京

作为首都,北京的政治影响力在中国无可匹敌。但即便是在“文革”时期,上海都对中国的政局有着特殊影响力。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对比北京和上海的政治影响力就很有意思。

怎么比?很简单,就看下1990年之后,北京籍以及从北京市出去的政治要员与上海谁多?

1990年之后,中国经历过3个大的政经周期——江李(朱)时代、胡温时代、习李时代。这其中,江泽民、李鹏、朱镕基、习近平都在上海待过,而在北京待过的,各位可以看出,几无。从这个维度可见,上海的政治影响力是高于北京的。

如果比较下1990年之后的政治局常委的身份,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90年后的十四届至十八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习近平、俞正声、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吴邦国、黄菊、曾庆红等都在上海工作过,而且部分人士是长期工作。但是在北京市工作过的,只有贾庆林(当过北京市委书记)、王岐山(曾任北京市长)。

可见,上海的确出了很多政治人才,而且大部分都是在上海长期工作的人才。从这一点来说,上海政治影响力更大。

其实拓宽到整个长三角和环渤海,明显前者在京从政的人数多于后者,这与前者一向是中国政治和经济人才输出和供给基地,有莫大关系。

不过,在2006年的上海“社保案”之后,上海官场遭遇重大冲击,堪称造成干部断层。可以预期,近10年内,上海对中国政治难以再有过去20年那样特殊的影响力。不过,考虑到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且行政管理一向以精细著称,仍不排除其作为高级官员摇篮的可能。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