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省面积最小的城市,铜陵也寄望通过长江经济带建设契机,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铜陵一直寻求转型升级。如今,随着国务院《长江经济带指导意见》出台,铜陵找到了转型 “良方”——港城一体化,即以建设大港口,构筑大产业为重点,打造皖中南地区最便捷的航运中心和出海大通道。为此,铜陵将构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临港产业园,并启动江北港建设,提升铜陵港口的航运能力。

提出港城一体化战略

铜陵港是长江第一批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是万吨级海轮进江的终点港,拥有64.6公里长江岸线,其中南岸线达到59.9公里,江北岸线有4.7公里,深水岸线达到28.7公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条件优越的港口,却在过去10多年里未被足够重视。铜陵市港航局局长肖尚俊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00~2013年,铜陵的港口属于无序管理状态,没有被足够重视,铜陵港口的功能也出现退化。”

港口功能需要与产业相对接,而铜陵港之所以在过去10多年未受重用,原因就是当地产业与港口对接不上。“铜陵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比仅10%,第一产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港口运输又是以第三产业为主,所以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一直被忽略。”肖尚俊说。

铜陵曾以有色、电子信息和化工等为主打产业。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铜陵一直在寻求产业转型升级,直到2013年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长江经济带的设想之后,铜陵的港口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才被激活。

在铜陵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上,铜陵市首次提出将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化确定为未来铜陵经济发展的三大目标。“铜陵的城乡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几乎已经实现,工业化率也非常高,接近73%,现在重点发展的就是港城一体化。”肖尚俊说。据其介绍,目前铜陵正在积极梳理铜陵港的功能,岸线进一步优化,加速岸线的产业布局,港口由集散型上升到集合性,对连接港口的铁路、公路进行完善和规划,实现与港口的无缝对接。“目前江南岸线的立体交通岸线基本已经实现无缝对接,但是江北板块的港口功能还未被开发,交通对接方面还不完善,这是下一步要做的。”

布局临港十大产业园

据了解,到“十二五”末,铜陵港口的吞吐量要达到8000万吨,目前已经达到7000万吨,“十三五”中期的目标是1亿吨。目前,铜陵港每年运送集装箱约3万标箱,计划到“十三五”末达到10万标箱。“自有的标箱量在5万标箱,但有的集装箱都到其他港口去了,原因就是我们港口能力不足。”肖尚俊说。

此外,为应对长江经济带建设,铜陵还提出了打造四大港区十大临港产业园区。按照《铜陵港总体规划》,在今后3年要提升横港港区、完善长山港区、新建永丰港区,启动江北港区。四大港区将部署十大临港园区,这些园区都是铜陵的优势产业,并充分利用岸线资源,新建一些依靠港口发展的产业。其中,新建的永丰港口将依托其他大的港口,实现江海联运。

启动江北港区建设

在长江经济带的利好推动下,铜陵还将启动江北港建设。

“铜陵江北港口可停靠两万吨的船舶,岸线资源非常好,目前这块是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下一步借助长江经济带的利好,要加大开发江北港口的功能和岸线的产业布局。江北港要打造成皖中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打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临港产业园区、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临江港口城市。”肖尚俊说。

铜陵市港航局一位徐姓科长介绍,铜陵的江北港区就相当于马鞍山的郑蒲港,无论是航运深度、停靠船舶的吨位,都可媲美郑蒲港,目前江北港区有4.7公里的岸线可以利用,深度可以达到长江经济带提出的12.5米,但是江北港区的公路、铁路和港口对接还不完善。“港口必须与产业对接,设立一个新的港区需要一个大的项目带动,目前我们正在寻找大的项目进行合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