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惠州港荃湾港区将新建一座7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项目建成后可弥补惠州港散杂货吞吐量比重较低的短板,提高港口服务水平和竞争力。17日,惠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就该项目在大亚湾区官网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有利于优化港口产业结构

据了解,惠州港荃湾港区7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拟建设于大亚湾荃湾半岛东部的黄猫洲岛附近水域,北临金门塘村,项目建设单位为惠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拟建设两个7万吨级散杂货泊位(水工结构按停靠15万吨级船舶设计),吞吐量620万吨/年。该项目建设立足于落实《惠州港总体规划》的要求,完善荃湾港区的功能布局,提升惠州港的竞争力,实现亿吨大港的需要,推动环大亚湾经济区的发展。

据惠州市港务局总工程师庄烨介绍,目前惠州港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2013年实际吞吐量8035万吨,然而其中约8成吞吐量为供大亚湾石化产业生产使用的石化产品,港口对地方经济的引擎带动作用有限。7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工程建成之后,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惠州港产业结构,弥补惠州港散杂货吞吐量占比较低的现状,促进港区粮食、钢铁等散杂货的物流运输、仓储贸易发展,提高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目前该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准备立项。

项目用海对海洋环境影响可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材料,该项目的主要施工内容有陆域形成、码头护岸施工及港池的疏浚。陆域形成拟采用吹填疏浚土然后堆载预压排水固结的方案;码头及护岸施工拟采用抓斗式挖泥船进行开挖,清除淤泥后,安装沉箱及抛石形成;项目港池疏浚拟采用1艘绞吸船和1艘耙吸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项目建设虽然会对项目功能区的海洋环境和通航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业主单位落实本报告书、通航安全论证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对策措施和保护措施,项目用海对海洋环境和通航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项目用海符合《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对项目所在海域功能的定位,符合海洋功能区的管理要求,能够满足《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水质目标要求,符合《广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06-2015)》的要求。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