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力无水港 对接“一带一路”

青岛港在内陆设立的内陆港。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使其成为2015年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海洋或内陆区域发展,海港积极向内陆发展,内陆地区也在寻求向海洋延伸的机会。在此背景下,内陆无水港建设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

对接“一带一路”内陆经济向海延伸

自西安始创“无水港”概念并建立国内首个国际无水港以来,我国已有70个城市的无水港处于规划、建设的高潮中。在这股大潮中,海港运营商的身影频频出现。对传统海港而言,无论是建设陆港还是与陆港合作,其目的均在于延长整个物流链,形成全程物流供应链。

目前,青岛、日照、宁波、广州等传统港口正在积极寻求渠道和措施布局内陆无水港,以完善物流链,实现码头前沿向广阔内陆腹地的延伸,抢占货源和港口发展的未来空间。

12月22日,青岛港与银川综合保税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的合作,实现了青岛港的陆向发展,同时更实现了宁夏的海向延伸。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工作中的重点港口之一,青岛港已在山东省内设立临沂、东营两个无水港,并计划在河南郑州、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建立三个“核心无水港”,形成以青岛港为轴心辐射的无水港组合港。未来青岛港会以新疆为中心,东向联动西安、郑州、银川、兰州、太原等国内无水港,西向联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国际无水港,凸显新疆的核心区位,打造以新疆无水港为枢纽港的国际无水港组合港群。

与此同时,日照港也积极布局无水港建设。今年,日照港集团与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公司及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签约,实现了日照港与无水港的无缝对接,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新的基础平台。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