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年中国港口十大新闻
1.招商局17亿澳元收购全球最大煤炭港口
2014年4月30日,招商局集团成员公司China Merchants Union和澳大利亚Hastings资产管理公司共同组成的投标联合体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正式签订协议,收购Newcastle港口98年的收费管理权和土地租赁权。包含印花税的中标价格为17.50亿澳元(16.2亿美元),扣除印花税后收购净价16.93亿澳元。该交易今年6月初完成。
纽卡斯尔(Newcastle)港口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临近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散货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码头,也是世界上十大散货出口码头之一。共有3个煤炭码头,21个泊位,拥有土地面积接近8平方公里。纽卡斯尔港是世界上最大动力煤产区Hunter Valley矿区唯一的煤炭下水港,煤炭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013年港口吞吐量达1.5亿吨,港口土地7.8平方公里。
通过此次收购,投标联合体将获得在Newcastle港口内征收船舶吨费/船舶港务费、货物港务费以及场地使用费等的法定收费权利。
上榜理由:在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大背景下,招商局无论是2014年1月签署投资建设的坦桑尼亚巴加莫约港口和临港工业区开发项目执行协议,还是9月3.9亿美金入主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二期集装箱码头项目,还是此次跨出集装箱传统领地巨资收购纽卡斯尔港,都是2014年中资企业投资海外港口的典型代表,也是实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先行者之一。
2.大连港筹组投控集团首试混合所有制改革
5月28日上午,大连港集团举行大连港投融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筹)募股说明会。40余家国有及非公企业、国内部分投资机构代表到会现场咨询、洽谈投资项目。
拥有700多亿资产总额的大连港集团,既是大连市特大型国有企业,也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建设的核心和旗舰企业。为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连港集团根据自身条件和未来发展需要,决定通过组建大连港投融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控集团),广泛吸收大连市内外有实力的非公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参股,为下一步在临港园区、港航金融、冷链物流等新兴领域的开发建设扩充投资能力。借助投控股集团这个投资平台,原来一直主要由国有资本控制的港口投资领域,也将首次向非公企业大幅度开放,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分享大连港深化改革的成果。
投控股集团成立后,将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市场化、国际化、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和管理制度,采取不同于传统国企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依托现有的港航资源和产业,重点投资发展港城一体化、港航一体化、现代物流、大宗商品交易与贸易、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新能源、自贸区建设等领域的项目。计划到2014年末,投控集团将实现资产规模100亿元,2015年末有望达到200亿元,计划5年内资产规模达到500亿。
上榜理由:大连港在港口界首秀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港口界公开可见的第一个“吃螃蟹”者。在大建大上的港口发展传统模式之外,以改革推动港口的转型升级发展,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港口发展的突破方向。大连港集团不仅为大连国企的改革树立了样板,也为港口业的探索作出了表率。
3.PSA首次落子长三角结盟连云港港
6月5日,由连云港港口集团与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商——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共同组建的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LPCT)正式开业。
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立足于山东和江苏 —— 中国第二和第三大经济省份集装箱贸易腹地,航线辐射中国和欧洲、美洲和其他亚洲地区。依托新亚欧大陆桥的连接,连云港与中国中西部地区、中亚和东欧,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多式联运网络,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使该码头受益于不同地区的增长。据了解,该集装箱码头可以年处理280万标准集装箱,岸线长1700米,码头前沿水深16.5米,配备超巴拿马型岸边集装箱装卸桥。
连云港市委常委吴以桥说,连云港市作为“一带一路”交会点和贯通欧亚重要枢纽城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见证下,连云港市与哈萨克斯坦签订并启用了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后首个实体型项目,加快建成上合组织的共用出海口,此举,必将拉动中国与中亚、东南亚以及日本、韩国的贸易往来,必将推动新亚欧大陆桥运输的快速发展,也必将给连云港和PSA的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下一步,希望双方在共建共用连云港,共建陆桥通道抢占商机,扩大两港航线中转规模,联手拓展航运市场等深化合作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与合作。
上榜理由:全球最大码头商PSA在华“南征北战”,投资港口项目主要集中在大连、天津、福建、广东,首次落子长三角地区,押宝连云港港的“一带一路”特殊区位,长远看,将实现双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