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雄浑壮阔,浩浩荡荡,蜿蜒11个省、市。江水流经之地,中国最大的跨区域国家战略建设已经悄然展开。而拥有“安徽的东大门,八百里皖江桥头堡”之称的马鞍山,在紧抓机遇、做活水文章这方面从未落于人后。随着郑蒲港一期的投入使用,马鞍山开启了“以港兴市”发展新篇章。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以沿江港口为节点和枢纽,统筹推进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互联网等交通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成为马鞍山“以港兴市”的重要推力。

2014年,马鞍山市港口建设全面提速,郑蒲港一期顺利开港运行,慈湖综合码头加快建设,总投资20亿元、可新增通过能力2200万吨的快捷物流、精细化工、海晨物流等10个码头也在快速推进。同时,受益于老码头升等、长江马鞍山段航道治理、锚地建设、支流航道疏浚等有利因素,2014年马鞍山港口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达8100万吨,同比增长8.2%,创历史新高。

水上“高速公路”,为物流大进大出提供便捷走廊;艘艘现代化船舶,让马鞍山的资源、产品通江达海。水路在拓展,水运在提升,如果没有相应高等级的集疏港通道,水运和陆运无法有效配合,将会成为马鞍山以港兴市、港城互动的一大瓶颈。构建纵横贯通、立体发展、互联互通的综合运输网络,成为一个迫切的命题。

在此背景下,马鞍山市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互联网六路并举,接二连三的重大项目一一落子。

水路方面,开工精细化工基地码头,慈湖综合码头加快推进;郑蒲港二期前期工作即将展开;启动姑溪河、得胜河、驷马山干渠等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形成干支联动的航道网络布局。

公路方面,投资70亿元建设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全面通车,直达郑蒲港港口岸线,为合肥经济圈、皖中皖北货物快速进出港口创造了条件;北沿江高速马巢段已全线通车,滁马段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已完成,将于明年贯通。加之宁和高速和省县道等项目的加快推进,将逐渐形成“两横两纵一联”高速公路网和“六横六纵三联”干线公路通道。

铁路方面,加快建成宁安城际铁路、合福铁路,其中宁安城际铁路7月份联调联试,10月份正式通车;改造淮南铁路、宁芜复线;新建商合杭铁路、北沿江铁路,其中,北沿江铁路铜城闸至郑蒲港段力争年底开工;谋划推进合(马)沪第二通道、宁和城际、滁马城际、扬马巢城际等铁路,形成“四横六纵”铁路线网骨架体系。

航空方面,加速推进通用航空前期工作。谋划建立覆盖全市的“132”空间布局,即建设1个固定翼通用机场,3个直升机基地,20个直升机停机坪。

管道方面,推进布局沿江内河LNG接收站及配套管网,合理布置油品码头及储存场所、管网建设。互联网方面,利用“互联网之路”,推进电子信息网络业发展,加速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方面的集中和散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马鞍山市姑孰公路过江通道、龙山路城市道路过江通道、九华路过江通道、湖北路过江通道、慈湖公铁两用过江通道等5个过江通道被纳入其中,上升至国家层面规划,标志着马鞍山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前景美好,对马鞍山市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马鞍山市北沿江铁路、慈湖公铁大桥、九华路过江通道等一批集疏运道路前期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中,为构建衔接东西、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撑起筋骨。地处郑蒲港港口腹地的新区3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48公里路网框架已完成,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网铺设完成,347国道由双向四车道改造为六车道即将全线通车,港口集疏运体系正在形成。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