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船舶大型化乃至超大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不仅对船舶的设计、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大型、超大型船舶靠泊的港口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也给我国港口转型发展、打造区域航运中心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近期举办的“中国临港经济论坛”论坛上,参会的港航业界专家表示,船舶大型化、超大型化航运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巨无霸”们在全球特别是在中国港口停靠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在这样的新型海洋运输格局下,我国港口必须在码头能力、装卸效率、货物集散、提升软实力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才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把我国建设成为航运强国。

船舶大型化是必然趋势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孙光圻分析,造成船舶大型化步伐加快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经济的全球化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对物资、原材料、零部件及整体商品进行运输和配置,因此,大型船舶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二是,由于航运市场已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低迷的状态,航运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航企必须要实现规模运输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大型船舶是航运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三是,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等国际海事标准、规范以及欧盟征收航海碳排税等举措,都要求大型船舶降低碳排放。举例来说,与普通的10000TEU集装箱船相比,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19100TEU的“中海环球”号的油耗降低了约20%。因此,大型船舶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产物。四是,目前港口间的竞争同样在加剧,港口出现了主干化、码头专业化、错位超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此外,从航运结构来看,航运企业纷纷实施兼并、联营等战略,在货源的配置上使得超大型船舶的运营成为可能。因此,大型船舶是港口和航运结构调整的一种产物。

鉴于上述原因,船舶大型化、超大型化的趋势难以逆转。对此,德国欧门(EUROGATE)集团中国代表孙飞持同样观点。他表示,根据该集团得到的数据,仅以集装箱船来看,目前全球已有200余艘超大型集装箱船在运营;而根据船厂的手持订单,2014年和2015年两年,全球应共有36艘大船集装箱船完工交付。

来自德鲁里(Drewry)的一组数据印证了孙飞的说法。据其统计,截至2014年4月,全球10000-12000TEU的集装箱船舶共有48艘,12000TEU及以上的集装箱船共有161艘;未来5年,全球将至少交付10000TEU-12000TEU集装箱船34艘、12000TEU及以上集装箱船106艘左右。

超大型船瞄准中国港口

随着船舶大型化、超大型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超大型船舶如VLOC(超大型矿砂船)、VLCC(超大型油船)及ULCV(超大型集装箱船)在我国多个港口停靠。以VLOC为例,2011年底,淡水河谷一艘40万吨VLOC靠泊大连港,并在业界引发了此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争议;2013年,该公司VLOC靠泊连云港;2014年10月,该公司另一艘VLOC靠泊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如今,随着该公司与我国航企合作的深化,关于35万吨以上VLOC能否靠泊我国港口的争论已渐渐平息;若交通部能允许4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靠泊我国港口,则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都具备接纳此类船舶的能力。

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靠泊我国港口方面,青岛港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 10000TEU-12000TEU集装箱船靠泊青岛港的次数从53艘次增长到了443艘次, 12000TEU以上集装箱船考靠泊该港的次数则从0艘次增长至349艘次。

去年年底,超大型及装船靠泊中国港口的纪录被再次刷新:12月2日,中海集运的19100TEU集装箱船 “中海环球”号靠泊天津港,随后正式投入远东—欧洲航线运营。之后,该船又陆续靠泊了青岛港、上海港、宁波港、南沙港、盐田港等港口。今年1月1日,中海集运的第二艘19100TEU集装箱船“中海太平洋”靠泊厦门港。不难想见,随着多艘在建的超大型船在今后几年陆续投入运营,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超大型集装船靠泊我国港口。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