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速度大大降缓,并没有沿着原来大规模推进股份制改革的方向推进,为什么?从宏观上来看,国企改革动作不大,但是行政审批反而大大加强。在履行这两种职能的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充当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调控者,解决公平问题,另一方面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人,而这两种身份在政府职能改革的时候界定不清。政府设立了过多的行政保护壁垒。

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留恋审批,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后大家不满意的核心问题。而且这些部门越来越强大。你要说国有企业垄断,垄断什么?垄断价格还是资源?价格都是批出来的,国企既无法决定由谁进入,也无法决定价格,关键还是在于审批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说了很多年,但是却从来没动过发改委,今天给中国经济带来阻碍的是以发改委和证监会为代表的审批部门,他们的一个指标就能决定谁能成为亿万富翁,所以地方政府跑“部”前进,审批部门门庭若市,因为批文决定着资源的分配。

在这种背景下,国企改革已经深入到了企业的所有者,而所有者是政府,政府的职能不转变,行政审批不放弃,而把所有社会注意力的矛盾都转移到了国企身上。不管是国有企业家薪酬过高、贪污腐败,还是国有企业成了特殊利益集团,都在与社会的对立中体现出来。

国家体改委的取消和发改委的强化是这些年我们在改革上最大的失误。今天如果要沿着正确的改革方向,必须推进到政府职能转变,削减审批部门的权力。所以,市场的准入不是国企设置的,也不是国资委,而是发改委,这个板子不能打到国企身上,这是体制造成的。

在国企改革中,我认为国资委的职能应该是管整个国有资本配置过程中的战略布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规则的统一监管,包括统计的统一口径,另外还要保护国有资产,避免流失,这些都是监管的基本职责,还有国资资本经营公司的人事。概括起来,国资委的四大职能包括规划、预算、人事和监管,规划把战略布局管住了,预算把钱管住了,让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派人把人管住,监管则把统计和法规、保护国有资产管住。

今后国企改革方向应当坚定市场化、公司结构治理法人化以及股权结构多元化。国企改革方向需要探讨一种在新型公有制背景下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在这样的对接过程中,国资委应该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桥梁,探讨国资委的合理定位也非常重要。最后是要把中国的国企准确地进行分类,中国目前的优势就是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资本集中程度较高的现代大公司的实力,今天我们不要把这种优势当成国有资本垄断的劣势,不要分卖给私人,而是要改造成具有超强竞争力的股份公司,与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去竞争。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