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环渤海超大型矿石码头那点“家底儿”
一路走低的铁矿石价格,未能阻止铁矿石海运供应不断攀升的势头,造码头,晒码头的事也是见怪不怪。
40万吨矿石船入华,又让环渤海码头虎视眈眈。港口依旧以吞吐量论大小的今天,一张长期而又稳定的饭票,给谁,谁不愿要呢?
从中国铁矿石进口看,超过50%的进口铁矿石是通过环渤海地区海关报关,其中青岛、日照、曹妃甸为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排名前三位的北方港口。
日照港:曾经的第一大矿石码头
2006年上市后,日照港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对青岛港的超越,成为国内铁矿石进口第一大港,这一地位保持多年。
日照港的货类优势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煤矿油箱。
查阅日照港(600017)2014年年报,全年完成吞吐量23,371万吨,从货种分类来看,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为3080万吨;完成钢铁吞吐量为756万吨;完成木材吞吐量为1647万吨;完成粮食吞吐量为1167万吨。
2015年,交通部一纸批文,直接将日照港从40万吨矿船的靠泊名单踢出去,
一边是因为一纸批文被生生挡在大船运输时代外面焦躁的沿海众港口,一边是青岛港高调宣布进入干散货大船运输时代。
两部委这纸批文,挡得住大船,却挡不住环渤海湾依旧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