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当地时间1月22日,中国科考船“大洋一号”在位于中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的玉皇热液区,下放拖曳式深海瞬变电磁综合探测系统,探测海底热液硫化物。

当地时间2日上午8时,中国主力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圆满完成第一航段作业任务,停靠毛里求斯路易港。

“大洋一号”船此次执行中国大洋第39航次科考任务,调查区域位于西南印度洋的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大洋一号”于2015年12月12日从中国青岛出发,航线纵贯南中国海,穿越赤道,经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抵达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南750海里处的作业区。

“我们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调查任务,达到预期目标”,中国大洋第39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怀明对中新社记者介绍,第一航段科考在玉皇热液区完成了2个站位的中深孔岩心钻机取样,3条热液硫化物瞬变电磁综合探测测线;并在8个站位进行了深海电视抓斗取样,回收1套锚系,完成3条综合异常拖曳探测测线,和2个站位的CTD(温盐深剖面采水系统)采水取样。

根据2011年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在15年合同期内,中国享有西南印度洋脊1万平方公里海域的专属勘探权。合同区分为100个区块,本航次将在合同区约1900平方公里区域内寻找矿化异常区。

据了解,第二航段将于2月6日正式起航。此次靠港期间,“大洋一号”将进行人员设备轮换和交接、船体机舱检测维修、淡水燃油补给等工作。大洋39航次计划时间210天,航程约2万海里,分为5个航段,预计2016年7月8日返回青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