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的“十三五”与“十二五”

近日,部分省市港口或交通部门相继召开2016年工作会,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规划及2016年开局之年主要任务,小篇特作专题梳理,以飨读者。

福建港口的“十三五”与“十二五”

从福建省港航局了解到,“十三五”期,福建省水运规划投资500亿元,新增货物吞吐能力1.5亿吨,港口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基本形成“港口能力充分、航运规模壮大、闽江干流畅通、绿色智慧安全”的现代化水运服务体系。其中,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1700万标箱;厦门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增强,福州港江阴港区成为外贸整车进口重要口岸,湄洲湾、罗源湾成为全国沿海港口重要的大宗散货中转港区;闽江干流恢复正常通航。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港航将着力整合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布局,调整运输结构,促进港航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智慧港航、绿色港航、平安港航建设,发挥沿海港口引领经济和产业发展作用;为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贸区和生态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水路运输保障。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将对接自贸区建设,梳理简化沿海捎带重箱、“整船换载”等业务便利化措施,进一步争取对台船舶登记制度、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国际海运货物装卸、国际海运集装箱场站和堆场业务等自贸区政策落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在邮轮运输、航线班次、信息资源、人员培训、港口开发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港口推介力度,并引导实力较强的港口企业“走出去”,在既有基础上,到江西、湖南等省份设立更多的“陆地港”或揽货网点,增强福建港口揽货能力。

同时,持续落实省市级扶持资金,加密海上集装箱班轮航线,构建以厦门港为中心的内支线网络,加快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航运总部经济,开展“互联网+航运服务集聚平台”建设,整合船舶交易、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信息、航运人才等服务功能,推动航运要素集聚。基本建成厦门邮轮母港配套码头建设,打造“海峡邮轮”精品航线,接待出入境旅客超过40万人次;推动培育本土邮轮及邮轮接待、供给、金融、培训等邮轮衍生产业发展,构建凸显两岸四地区域特色的海峡邮轮经济圈。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港航建设投资完成515.7亿元,年均超过100亿元,比“十一五”和“十五”期间的投资总和多118亿元。核心港区集中连片开发持续推进,全省60%的万吨级以上泊位集中在核心港区。稳步推进港口企业优化整合,完成厦门港集装箱码头、福州港江阴港区集装箱码头、湄洲湾北岸公用港口企业和罗源湾北岸散货码头的整合,实现区域码头业务、品牌和管理的统一。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港口集装箱航线达290条,其中外贸线127条,通达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个港口。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航线近80条,进出港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厦门港集装箱外贸航线通达的国家和地区港口数量逐步接近台湾高雄港。外省大宗货物通过福建省码头“水水中转”吞吐量年均增长超过17.6%,港口腹地拓展到赣、粤北、浙南和长江流域的部分省份。

“十二五”期间,随着随着“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的持续推进,港口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十三期”,福建省将积极推动重点核心港区整体连片开发及其配套的大型深水航道建设,具备停靠45万吨级散货船、40万吨级油轮和3E级集装箱船、22万总吨邮轮等世界最大船型的能力,疏港铁路畅通,各类港航服务要素配套齐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