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模

造了整整一年,胡源终于把慈禧御船“木兰艧”从图纸变成了现实。“纯手工做一艘‘木兰艧’是我师父的遗愿,过了40年我终于替他实现了这个愿望。”3月4日老胡说,为了将胡氏木船手艺发扬光大,他已经将材料准备妥当申请市级非遗。

纯手工重现慈禧御船

胡源在济南的木工艺爱好者圈子里早已知名,这个53岁的济南人,将纯手工打造木船、军舰的手艺,发挥到极致。

4日在胡源家里,他开心地向来人展示他的新作,慈禧曾经在颐和园里用过的“木兰艧(音同或,意为船)”模型。“长95厘米,高39厘米,按照1:10的比例复制出来。用料全是老料的红木,因为要防止变形。因为零件细碎,建筑结构复杂,所需工具,凿子、刨子也都是特制的。”

这条通体棕红色的红木船摆在他的工作台上,整条船由卯榫结构组成,不用一根钢钉,窗棂瓦当用纯手工雕刻和锯出来,船脊上的片瓦和筒瓦组成在一起丝毫无缝。

整条船分上下三层,分别能拆卸开,连船上建筑物里隐藏着的楼梯,都被胡源精细地做出了双层扶手。

为了重新“木兰艧”,“我从前年10月赶紧搜集资料、绘图纸、搜集木料,去年3月份动手,到今天整整一年,才把这艘船做了出来。”对于胡源来说,制做“木兰艧”有着相当特殊的意义,“这同我师父的遗愿有关。”

船模

师父遗愿记了近40年

胡源的师父叫做胡启庸,家住济南小清河边,祖上都是做船匠。后来小清河无法通航,胡师父赋闲在家,不愿意扔下一身手艺,收了胡源当徒弟,从1977年一直教到1980年,胡师父作古。

“师父祖上都是造船匠,清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为自己祝寿重建颐和园,众多的工程中,包括专为她而修造的两条御船,其中一条就是‘木兰艧’,师父的师爷当年参与过这条船的制造。”百余年后,颐和园里的帝后御船早已不见踪影,“师父想重建‘木兰艧’模型的愿望,在那个年代无法替他实现。”他说。

能见到“木兰艧”真身是一件很巧合的事情,胡源先是在一张日本明信片上见到一艘颐和园皇家木船的照片,后来在2010年的一则新闻里,发现一次拍卖会上,藏品竟然有“木兰艧”的模型小样,“两相对比下,明信片上和新闻里的船除了细节上稍有出入,其余大多相同。互相印证后,确定这就是师父遗愿中的船。”

胡氏木船申市级非遗

纯手工做木船对于胡源来说,是他必不可少的生活,“40年了,我从不拿它挣钱,只是当成自己的业余爱好,这些船都是下了班以后,在家或者在工作室里,安安静静地做出来的。”

渐渐地胡源开始有了一种责任感,“这个手艺如果等我干不动了,就真的要失传了。”胡源开始学师父一样收徒弟教学,却发现几个年轻徒弟很少人能像他那样坐得住,“船是所有模型里工艺、用料最复杂的,可现在人们都想今天学了去,明天就能拿去换钱,可手艺这个功夫,不愿意坐冷板凳是学不到的啊。”

“济南文人多,可手工艺者少;济南同航运有着深刻的渊源,跟航运有关的手艺人少之又少。”在几个朋友的鼓励下,胡源把自己的手艺整理成资料,将“胡氏木船”在今年递交给了申请市级非遗的部门,“我就盼望着,认识它的人越多,或许传承就会更有希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