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力建现代化港口新城

今年1月初,国务院批覆同意嘉兴港口岸扩大开放。乍浦港口岸将更名为嘉兴港口岸,全港新增开放岸线34.2公里,其中独山港区开放岸线15.2公里、共17个泊位,海盐港区开放岸线19公里、共8个泊位。继乍浦港区之后,独山、海盐港区也获得“国际通行证”,意味着嘉兴港将实现全港域对外开放。

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位于平湖市东南部,东接上海金山,南濒杭州湾,是平湖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是嘉兴港“一体两翼”中的左翼,是浙北地区唯一的深水良港,也是平湖“L”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副中心在平湖的转型升级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杭州湾北岸重要物流中心和浙北大型临港工业集聚区”这三大发展战略定位,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以及集装箱、第三方物流为主的港口物流业。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49.7亿元。

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8.6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4.3%。农民人均纯收入25120元,增长8%。全年引进市外内资31.9亿元,其中注册资本7.68亿元;引进合同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实到外资1.36亿美元,浙商回归到位省外内资8.2亿元,浙商回归实到外资8523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8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41.2亿元、服务业投资19.2亿元。全年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70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36.2亿元。

而其中上港集团平湖独山港码头于2013年9月28日正式开港运行,目前主要开展独山港到上海洋山港的“陆改水”内贸业务,2015年,两港之间的“独山快航”运送了12.5万标箱货物,今年预计超过15万标箱。随着独山港正式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其将打造成上海洋山港的主要喂给港之一,进出口货物直接在独山港完成通关。

争创“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

除此之外,近年来,平湖市积极响应省“两化”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涌现了一批“两化”深度融合典型示范企业。这些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融合形式多样,借力信息化再造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实现了企业生产的变革。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据悉,2015年,平湖市被列入“两化”深度融合国家试点区,“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74.3,列全省第二类县(市、区)第4位,初步形成了“企业分环节突破,行业多维度提升,区域系统化推进”的良好格局。今年,平湖市还将争创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通过不断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提升平湖智能制造水平。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