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港口竞争加剧,秦皇岛港港杂再降!

为了提高港口的竞争力,秦皇岛港已经确定再一 次下调港杂费。今年4月18日秦皇岛港刚刚下调过一次港杂费,但随着曹妃甸港和京投港的同步下调,秦皇岛港刚刚取得的竞争优势随即丧失。近日秦皇岛港杂费 再度调整,对下水量较大的客户进行采取降价优惠措施,由每吨22.5元/吨下调到19.5元/吨,下降3元/吨。曹妃甸港在对大客户港杂费10.5元/吨的基础上,继续对大客户进行优惠。据内部人士透露,曹妃甸港对中煤的港杂费已经降到8.5元/吨。由于需要通过迁曹线转运大秦线所运煤炭,铁路运距远于秦皇岛港;运费稍高,为降低物流成本费用,曹妃甸港可能会再一次下调港杂费。各港通过降价来吸引客户并非长久之计,无法转化成煤企的有效利润,反而为买方提供了继续砍价的空间。国投几大港口和秦皇岛港费用的连续下调,使得各大港口经营困难重重。

今年5月,秦皇岛港、曹妃甸港、黄骅港、天津港四港合计月吞吐量达到2802.24万吨,同比去年下降1049.9万吨,秦皇岛港吞吐量所占比例由去年5月的47.94%下降至37.82%,而黄骅港所占比重由去年5月的32.08%上涨至43.82%,黄骅港已经取代秦皇岛港成为环渤海区域活跃度最高的港口。

权重变化的背后是沿海煤运格局的变化,去年下半年准池铁路开通后,从内蒙古经准池—朔黄线到黄骅港的运输线路,比大准—大秦线—秦皇岛港的运输线路缩短200公里,费用上便宜20元/吨,加上黄骅港设备设施对外开放,非神华煤炭也可进入黄骅港中转下水。低廉的运费和1.84亿吨的运输能力,吸引了将近4000万吨准混和伊泰煤。传统运煤大通道大秦线受到资源分流的冲击,运量大幅下降,今年1-4月份,大秦线运量同比大幅下降20.8%。引发的后果是,大秦线配套三港煤炭运量随之下降。

从前几年煤企轮番降价,到现在铁路、港口轮番降价, 价格调整已经是港口可用的最后手段。宏观经济影响下的煤炭供需不旺,让竞争从煤企蔓延至铁路、港口。黄骅港联通了准池和朔黄铁路之后,其低廉的价格和最短的运输距离,已成为蒙煤的首选,已经有超过40%的煤炭从秦皇岛港流向黄骅港。随着运力路线的变化,传统煤炭中转首要港口秦皇岛港的地位正在逐渐被取代。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